颂古五首 其三
展开两手当时说,大义流通满世间。
莫谓入荒田不拣,而今到处草漫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张开双臂诉说当年,伟大道理传遍世界。
别说进入荒芜田野就不去选择,如今到处杂草丛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当时说”:指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说法。
2. “大义流通满世间”:指佛法普度众生,遍布世界。
3. “莫谓入荒田不拣”:意为不要认为佛法进入荒田就无所作为。
4. “而今到处草漫漫”:形容如今的荒废景象,暗示人们对佛法的忽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现出作者释法忠对于佛法的理解和感悟。在这里,作者以农田为喻,用“荒田”来形容人们的心灵世界,揭示了佛法在世间的广泛传播与深入人心。诗人通过对比田野中杂草丛生与心灵世界的荒芜,表达了对佛法普度众生的期许。虽然看似荒凉的田野也有草籽生长,但只要有一颗关爱众生的心,便能在这荒凉的世界中播种希望,使佛法的精神得以延续。这首诗教导我们,要关注内心的成长,就像农夫耕耘田地一样,用心去清理心灵的杂草,让阳光雨露滋润我们的精神家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五首 其三》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法忠所作。释法忠,本名洪觉范,浙江临安人,南宋著名的诗人和僧人。他的诗歌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人生哲理。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60年左右,当时正值宋金对峙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释法忠作为一位僧人,对社会的变迁有着深刻的感受。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在这段时间里,释法忠的人生际遇也相当曲折。他曾出家为僧,后又还俗,最后在安徽宿松天柱山再次出家。这些经历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促使他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此外,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外部面临着金兵的侵扰。这使得民众生活困苦,人心惶惶。释法忠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