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山见东寺索珠
无言可对辉天地,无理堪伸夺夜光。
离相离名言语道,泼天高价不寻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原文:无言可对辉天地,无理堪伸夺夜光。
翻译:没有什么话能够媲美它照亮整个天地,没有理由可以剥夺它那璀璨的夜光。
原文:离相离名言语道,泼天高价不寻常。
翻译:离开形式和名称来探讨语言的奥秘,如此高深的价格是无法用寻常来形容的。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仰山:即仰山慧寂禅师,唐代著名禅宗大师,此处以仰山作为姓氏使用。
2. 东寺:指东大寺,位于日本奈良市,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又名华藏寺、宏法寺等。
3. 索珠:比喻禅机妙理。
4. 无言可对:没有话可以回答。形容对方的问题无法解答。
5. 辉天地:照耀天地。此处形容无言可对的程度之深。
6. 无理堪伸: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反驳。这里表示对对方的言论无法反驳。
7. 夺夜光:抢走了夜光的亮光。比喻自己的光芒被对方掩盖。
8. 离相离名:脱离外在的形象和名称。这里表示要理解禅意需要超越世俗的观念。
9. 言语道:通过言语来表达的道理。
10. 泼天高价:形容价格非常高昂。这里是说悟得禅机妙理的珍贵价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僧人释坚璧的一首七言诗。诗中作者以“仰山见东寺索珠”为题,借指对于佛法、禅宗真理的领悟和追求。
首句“无言可对辉天地”意味着佛法至高无上,语言无法完全表达其光辉。次句“无理堪伸夺夜光”则表达了禅法超越逻辑,无法用常理去阐述。
第三句“离相离名言语道”则揭示了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理念,强调的是不可言说的修行之道。尾句“泼天高价不寻常”形象地表达了这道理的高深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仰山见东寺索珠》是唐代诗人释坚璧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代,这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都高度繁荣的时期,诗歌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
释坚璧是一位在唐中期活跃的僧人诗人,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际遇都与当时的佛教文化密切相关。他在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大多以禅宗为主题,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仰山和东寺两个地点的描绘,表达了禅宗“见性成佛”的思想。这种思想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对内心的观照,认识到自己的本性,从而达到解脱烦恼、超越生死的境界。这种观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反映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