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茶花

标题包含
茶花
茗有花难识,山中采得来。 试从枝上看,全胜琖中开。 绿叶微如桂,黄心大似梅。 晴窗澹相对,能遣睡魔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元肇,字圣可,号松源,俗姓李,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禅宗大师。他生于1136年,卒于1209年,享年74岁。 释元肇出生于浙江明州(今宁波),他的家族世代务农。在15岁时,他出家为僧,开始了修行生涯...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茗有花难以辨认,需向山中寻觅来。 试着从树枝上观察,比瓷碗中盛开更胜一筹。 绿叶如同桂花般细小,黄色花朵与梅花相仿。 晴朗的窗户下淡淡相映,能驱散困意令人清醒。
去完善
释义
1. 茗:这里指茶树上的嫩芽。 2. 花难识:茶花罕见,所以难识。 3. 山中采得来:指在山区的茶树上采摘到的茶花。 4. 试从枝上看:仔细观赏茶树枝条上的花朵。 5. 全胜盏中开:意指茶花在枝条上开放比在茶盏中更加美丽。 6. 微如桂:形容茶叶的形状和桂树的叶子相似。 7. 大似梅:描述茶花的黄色花心,其形状和梅花类似。 8. 晴窗:阳光照耀下的窗户。 9. 澹相对:茶花与晴天下的窗户相映成趣。 10. 能遣睡魔回:欣赏茶花可以让人从困倦中清醒过来。
去完善
赏析
《茶花》是元朝诗人释元肇创作的一首描绘茶花的诗。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观察,通过对茶花的形态、色彩以及其环境的描述,传达出对茶花的赞美与欣赏。此诗别具一格,不仅展示出茶花的美丽姿态,而且表现出了茶花给人带来的愉悦之感。 首联“茗有花难识,山中采得来”,言茶道上的花朵难以辨识,却能在山林间寻觅得到。这里的“茗”指代茶,表现了茶花在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诗人写到在枝头看到的花朵比盏中盛开更加动人,突出茶花的自然美和生命力。 颔联“绿叶微如桂,黄心大似梅”则进一步描绘了茶花的细节:绿色的叶子与桂叶相似,黄色的花蕊犹如梅蕊一般。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茶花的独特之处。 而尾联“晴窗澹相对,能遣睡魔回”则是表达在晴朗的窗边静静地欣赏茶花,能够驱散困倦,让人精神焕发。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茶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茶花》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释元肇之手,创作于公元845年前后。 在唐代,诗歌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文人墨客纷纷投入诗歌创作的洪流。释元肇身为诗僧,以其才情横溢、豪情壮志而闻名。他的诗作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思想。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唐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快速发展。诗人们受到上层社会的礼遇,这使得他们得以在广阔的天地间追求诗歌艺术的创新和突破。释元肇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茶花为主题,写下了这首富有哲理的诗篇。 然而,此时的唐朝社会也潜伏着危机。宦官权势日益膨胀,皇帝废立频繁,政局动荡不安。这些现象对释元肇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他通过描绘茶花的形象,表达了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