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主簿游南海
平生推久要,留滞共三年。明日东南路,穷荒雾露天。
旷怀常寄酒,素业不言钱。道在贫非病,时来丑亦妍。
过山乘蜡屐,涉海附楼船。行矣无为恨,宗门有大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生中多次谋求重要职位,却迟迟无法实现,如今已滞留在此长达三年之久。明天即将离开这里,去往遥远又荒芜的地方,那里迷雾重重,天空显得格外暗淡。
胸怀宽广的我常常以酒为伴,追求质朴的事业并不需要过分关注金钱问题。信仰是人生的根本,即使贫穷也不应感到痛苦,时机成熟时,自然能够展现自己的才华。走过高山需要带上蜡烛和木屐,跨越海洋则需要借助高楼船只。让我们一起勇敢前行,不要为过去的事情遗憾。因为在我们身后,总有一座明亮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
去完善
释义
1. 王主簿:王姓的主簿官职的人,具体名字不详。
2. 南海:地理概念,指中国南方沿海一带。
3. 平生推久要:意为自己一直尊重重视朋友的友情。
4. 留滞共三年:指与王主簿共处三年时间。
5. 明日东南路:意指明天就要离别了,送别的朋友向东南方向而行。
6. 穷荒雾露天:指的是荒凉的南海地区,云雾弥漫。
7. 旷怀常寄酒:豪放的心情常常寄托在喝酒中。
8. 素业不言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追求不义之财。
9. 道在贫非病:有道者,贫并不以为耻。
10. 时来丑亦妍:机遇来临时,貌丑者也变为美好。
11. 过山乘蜡屐:登山时要换上山鞋,比喻要随时准备适应各种环境。
12. 涉海附楼船:渡海时需借助楼船,寓意朋友一路顺风。
13. 行矣无为恨:祝愿朋友一路前行不要留有遗憾。
14. 宗门有大贤:提醒朋友别忘了拜访那里的圣贤之士。
去完善
赏析
《送王主簿游南海》这首诗歌是唐朝诗人张登的作品,诗中抒发了对友人王主簿即将游历南海的深深祝福和期待。诗的前两句以“平生推久要,留滞共三年”描绘了与友人的深厚交情和共同度过的时光;接下来的“明日东南路,穷荒雾露天”则形象地描绘了旅行的目的地——南海的景象,充满了神秘而未知的气氛。
诗的中间四句通过对友人个性的刻画和期许表达了作者对其未来的祝愿:“旷怀常寄酒,素业不言钱”展现的是友人不拘小节、不追求物质的洒脱个性;“道在贫非病,时来丑亦妍”则以哲学式的笔触传递出贫困并非不幸、时机来临丑也会变美的深刻哲理。
紧接着的“过山乘蜡屐,涉海附楼船”则描述了旅行的具体方式,既有徒步穿越山水的雅致,也有借助船只乘风破浪的豪放。最后的“行矣无为恨,宗门有大贤”则表示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祝愿,希望他在旅途中能有所领悟,成为一位有德行的大贤之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对友人游历南海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其真挚的祝福和深厚的友谊,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王主簿游南海》是宋代诗人张登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世纪,即北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繁荣期,诗歌艺术发展迅速。
在这个时期,张登本人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文人。他曾担任过主簿、县令等官职,但对官场生涯并不热衷,更专注于诗歌创作。他的一生充满波折,曾因为直言敢谏而受到贬谪,也曾因才华横溢而受到皇帝赏识。这种复杂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的作品富有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个性。
在北宋时期,南海地区(今广东、广西一带)尚未完全开发,被认为是遥远而神秘的南方之地。对于当时的文人来说,游历南海是一种追求新知、开阔眼界的方式。因此,张登在这首诗中,以送别的名义,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的好奇和向往。同时,他也鼓励王主簿珍惜这次旅行的机会,勇敢地探索未知的世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