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朱槿花

标题包含
朱槿花
甲子虽推小雪天,刺桐犹绿槿花然。 阳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州雨露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虽然日历上已经进入了小雪节气,但这时的刺桐依然绿意盎然,槿花也依然盛开。阳光温和而持久,滋养万物无休止,这独特的景致只在炎热的南方才有。
去完善
释义
1. 甲子: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在这里指代具体的时间。 2. 小雪: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这一天起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天空中的阳气也开始减弱,阴气渐生,因此得名“小雪”。 3. 刺桐:一种植物,别名海桐,常绿乔木,产于中国的福建、广东等地。 4. 朱槿花:又名扶桑、大红花等,为锦葵科木槿属的植物。 5. 阳和:阳光和暖的意思,这里表示温暖的气候。 6. 炎州:古代对南方地区的称谓,主要指的是现在的两广地区及福建、湖南一带。
去完善
赏析
《朱槿花》张登的这首诗歌以甲子和小雪的天候作为背景,描绘了刺桐绿意盎然、朱槿花开的景色。诗句通过对比展示了四季不同的美景,强调了阳光温暖和滋润的重要性。而最后一句“炎州雨露偏”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南方地区得天独厚的赞美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美丽与生命力,也寓含着诗人的情感与人生态度,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朱槿花 浓绿扶疏挺绮筵,朱槿深处有馀妍。 轻雷急雨初晴后,晚蝶残蜂自散仙。 繁蕊飘零羞晚照,清香浓烈似秋天。 山翁痛饮如风雨,收得花枝在手边。 这首古诗出自张登的《朱槿花》。据史料记载,这首诗大约创作于明朝初期(约14世纪)。 在明朝初期,由于战乱和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和文化受到了很大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多怀才不遇,感叹世道艰难,抒发人生感慨。张登作为一位颇有才华的文人,也深受这种氛围的影响。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惋惜,以及对人生无常、岁月静好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朱槿花的美丽和凋谢,以及作者在山翁般的豁达生活中寻找慰藉,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们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明朝初期社会政治环境的现实,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