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促刺行

标题包含
促刺行
促刺复促刺,男儿蹭蹬真可惜。 三年走南复走北,岁暮归来空四壁,邻翁为我长太息。 人生四十未为老,我已白头色枯槁。 海内伶俜独一身,裘马摧藏愁欲倒。 今日饮君数杯酒,座闲颇觉颜色好。 忽忆当年快意时,与君笑傲长相期。 大杯倒瓮作牛饮,脱巾袒跣唯嫌迟。 即今多病筋力弱,壮心虽存兴寂寞。 君不见昨夜谁为烈士歌,听罢仰空泪零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反复催促奔波不停,男子坎坷实在可惜。 三年里南北来回迁徙,年底回来只空无一物,邻居为我叹息连连。 虽然四十尚未算年老,我却已白发满脸苍白。 国内独自漂泊,衣衫破旧不堪入目。 今天与你痛饮几杯,坐下闲聊感觉好多了。 忽然想起昔日快活的日子,我们曾经互相期待。 豪放如牛饮水般畅饮,脱下头巾和鞋袜毫不拘束。 现在我病重体力衰微,雄心壮志尚在却孤独寂寥。 你没看到昨晚谁在歌颂英勇之士,听完仰天长叹泪流满面。
去完善
释义
1. 促刺: 指行走艰难。 2. 蹭蹬:不得志。 3. 南复走北:指到处奔波。 4. 空四壁:家徒四壁,形容家境贫寒。 5. 长太息:深深地叹息。 6. 四十未为老:古代认为人到四十才算成年。 7. 白发色枯槁:形容人的憔悴衰老。 8. 海内:四海之内,泛指全国。 9. 伶俜:孤独。 10. 裘马摧藏:形容衣冠不整、马匹瘦弱的模样。 11. 大杯倒瓮作牛饮:形容饮酒豪放。 12. 脱巾袒跣:解开头巾,脱掉鞋子,形容不拘小节。 13. 壮心虽存:仍有远大的志向。 14. 兴寂寞:尽管心中有所期待,但现实令人感到寂寞。 15. 烈士歌:激励士气的歌曲。 16. 仰空泪零落:抬头看着天空,眼泪不禁落下。
去完善
赏析
《促刺行》是一首描绘英雄失意的诗,诗人借自述遭遇表达出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本诗情感深沉,格调悲壮,诗人用凝练的语言描述了壮志未酬、英雄末路的情境,使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痛楚和对生活的无奈。 开头两句“促刺复促刺,男儿蹭蹬真可惜”以急促的韵律表现了主人公的困顿处境,引人深思。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写主人公四处奔波、穷困潦倒的生活,表现了他内心的痛苦。第四句“邻翁为我长太息”形象地描绘了周围人对他的同情。 随后,诗人通过对主人公外貌的描绘——“白头色枯槁”——揭示了他在经历世事沧桑后的心态。第七句至第十句进一步抒发了主人公孤独无助的情感,在艰难的境遇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诗歌中间部分转向回忆曾经的欢乐时光,试图从记忆中寻找激情。然而现实依旧残酷,第十一、十二句表明诗人现在体弱多病,无法重拾往日的豪情壮志。第十三句的“壮心虽存”流露出他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但在现实中却显得力不从心。 最后两句引入了一个悲剧性的情境——谁为烈士歌。听到这首悲歌的主人公心情沉重,不禁泪流满面。这一情节使得全诗的氛围更加悲壮,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促刺行》是南宋诗人严羽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金国和蒙古的入侵使中原地区饱受战乱之苦。在这段时间里,诗人严羽生活在一个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的社会环境中。 严羽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严仁是一位著名的文人,曾任朝廷官员。严羽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学识渊博,对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然而,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无法逃避现实中的种种困苦。他的诗歌作品中,往往透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众疾苦的同情。 在这首《促刺行》中,严羽以激愤的笔调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惨状,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百姓苦难的关切。同时,他也呼吁人们要关注国家的兴亡,担负起拯救民族的重任。这首诗歌充分展示了诗人在那个时代的深刻思考和家国情怀,成为南宋文学中的一颗璀璨之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