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滑州梅龙图惠诗
自昔能诗者,如公敏思稀。
清风当世耸,大雅一时归。
京辅方期治,天颜此暂违。
召棠随有爱,庖刃不劳挥。
吟笔闲邀战,隣邦动怯围。
疲神支败北,对景失芳菲。
无物酬明月,何心衒昼衣。
惊弦常跕跕,突阵正騑騑。
溪柳柔金幄,园花烂锦帏。
嬉游成乐国,佳气俯端闱。
郢曲高难和,荆栖近莫依。
流年伤阻阔,好梦接容辉。
不信降旗竖,犹胜走檄威。
可惭貂莫续,安敌虎而飞。
窘蹙图更郡,奔逃始见机。
吾乡虽甚美,无计恋柴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古以来能写诗的人,像你这样的敏锐诗人真是稀少。
当今社会正是清风盛世,高雅之词汇集于此。
京城已经准备好治理,皇帝的脸色暂时消失。
召见棠果树跟随时,刀具不需要过度挥舞。
你的诗词让那些相邻的诗人们感到畏怯,无法再与你对抗。
你一直忙于应对这些挑战,以至于在美好的风景中失去了原有的心境。
你没有物品可以报答明亮的月光,也没有心情炫耀白天的衣裳。
你的诗句就像受到惊吓的弓箭手,始终挺直站立,突破阵线。
溪流边的柳树柔软的像金色的帐幕,花园里的花朵灿烂的像锦绣的帘子。
在这个美丽的地方,你会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浓厚的香气也会充满朝堂。
虽然你的诗篇过于高雅难以唱和,但你并不在意独居的生活。
岁月蹉跎,我们相距遥远,只能在梦中相见。
我不相信你会轻易放弃抵抗,因为那比发送传檄更有威力。
可惜你并没有办法延续你的创作,如何应对敌人强大的攻势呢?
面对困境,你打算离开这个城市,逃避现实的危机。
尽管你的家乡非常美好,但你也无计可施,只能困守在那所小房子里。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指依照别人诗词的韵脚和内容作诗填词。
2. 滑州:今河南滑县。
3. 梅龙图:即梅挚,韩琦的友人,曾任龙图阁学士。
4. 大雅:指高尚雅正的诗文。
5. 京辅:指京城附近地区。
6. 期治:期待治理成效。
7. 天颜:皇帝的面容。
8. 召棠:《诗经·召南·甘棠》,赞美召伯听讼之诗。
9. 庖刃:厨房用具。这里用来形容处理政务得心应手。
10. 不劳挥:不费力气地处理公务。
11. 邻邦:相邻的国家或地区。
12. 搘盈:支持劣势局面。
13. 失芳菲:失去美好景色。
14. 无物酬明月:没有东西回报明月的馈赠。
15. 何心炫昼衣:没有什么心情炫耀白天的衣服。
16. 惊弦:紧张的心情。
17. 突阵:突破敌人的防线。
18. 金幄:金色帷幕,形容溪水两岸的柳树林。
19. 锦帏:锦绣帷幔,形容花园里的繁花。
20. 端闱:宫殿的正门。
21. 郢曲:指高雅的乐曲。
22. 荆栖:指隐居生活。
23. 好梦接容辉:希望有与友人相聚的机会。
24. 不信降旗竖:不相信失败者的旗帜会竖起。
25. 犹胜走檄威:仍然胜过传递军情的威力。
26. 可惭貂莫续:比喻任职不能长久。
27. 安敌虎而飞:怎么能抵挡像老虎一样强大的敌人。
28. 窘蹙:穷困窘迫。
29. 图更郡:计划更换职位。
30. 奔逃始见机:逃跑时才能看清形势。
31. 无计恋柴扉:没有办法留恋乡村生活。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是诗人韩琦与滑州梅龙图的诗歌交流之作,全文以对梅龙图的赞美之情为主线,展示出二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的敬仰。开篇诗人便言“自昔能诗者,如公敏思稀”,表达了梅龙图在诗词方面的才华横溢和高超才情。接下来的几联,诗人分别描绘了梅龙图的品格、政绩、文采等方面,高度赞扬了其人的内外兼修。最后,诗人抒发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坚韧。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韵律和谐,堪称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韩琦的一首作品《次韵酬滑州梅龙图惠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首先,这首诗词的创作时间为北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这是韩琦步入政坛并崭露头角的阶段。这时期的他年仅34岁,担任左司谏一职,负责向皇帝进谏政治上的得失。
其次,在人生的这个时期,韩琦作为一代贤臣颇受皇帝赏识,他在政坛上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政治智慧,逐渐成为了朝廷的重要人物。然而,当时的朝政环境并不尽如人意,政治斗争十分激烈,这使得韩琦感叹世事无常,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之情。
此外,与作者有关的北宋时代背景为,此时正值“庆历新政”之后,北宋经济和文化得到迅速发展,知识分子普遍关注社会问题和国家命运,政治氛围相对宽松。在这个大背景下,韩琦借此机会发出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
综上所述,韩琦在《次韵酬滑州梅龙图惠诗》这首诗中,通过抒发了个人理想与现实处境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