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怀一上人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
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
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
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
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
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
是日发西秦,东南至蕲春。风将衡桂接,地与吴楚邻。
旧少清信士,实多渔猎人。一闻吾师至,舍网江湖滨。
作礼忏前恶,洁诚期后因。因成日既久,事济身不守。
更出淮楚间,复来荆河口。荆河马卿岑,兹地近道林。
入讲鸟常狎,坐禅兽不侵。都非缘未尽,曾是教所任。
故我一来事,永承微妙音。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
早悔业至浅,晚成计可寻。善哉远公义,清净如黄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法师东南秀,乃世家公子。
出家十二载,常在峨眉诵经。
在众生中脱颖而出,堪为道中魁首。
看破红尘虚妄,领悟万物皆空。
洗净凡尘之污,心归正道之中。
一日皇帝诏书到,入皇宫讲解道法。
在宫中宣扬佛法,主持禁中法会。
将灯火传遍城市,受王公贵族敬仰。
皇上敬礼至高之道,众臣谦逊聆听。
我法本无形,时而显露山林。
以智慧解众人困惑,看病施药救世人。
为皇帝答疑解惑,拯救众生苦难。
自入皇宫宣讲法要,不分日夜。
皇上亲自主转轮法会,法师则为持戒尊者。
弘扬道法如春风雨露,佛法滋润世间苍生。
从此灭度众生,救济人间苦难。
听闻江海之间,多有杀生习俗。
皇帝命我大师,消除腥膻之欲。
于是告别西秦,来到东南蕲春。
乘船于江河之上,与渔猎人为邻。
听吾师教诲,捕鱼人弃网江边。
忏悔从前罪过,祈求未来新生。
法事已成,身体却已离去。
再到淮楚之地,又至荆河口。
此处人杰地灵,亲近道林圣地。
经讲之时鸟雀常来,禅定之中猛兽不扰。
并非缘分未尽,而是使命所托。
所以我来到这里,永远承继无上道法。
竹间木屋见遗物,松林中清心修炼。
后悔昔日修行太浅,而今有成之计可循。
赞叹远公法师之大义,纯净如同黄金。

去完善
释义
1. 法师:指怀一上人,此处的“法”指的是佛法,而“师”则是对僧人的尊称。
2. 东南秀:指怀一上人为东南地区佛学界的优秀人才。
3. 世实豪家子:怀一上人的出身是富贵人家的子弟。
4. 削发:此处指僧人剃度的仪式。
5. 诵经:指僧人诵读经文。
6. 峨眉:这里指的是四川境内的峨眉山,以佛教文化著称。
7. 照群蒙:意为对众生给予光明引导,帮助他们领悟佛法。
8. 卓然:形容怀一上人在佛学领域中的卓越成就。
9. 为道雄:成为一代宗师的意思。
10. 观生尽入妄:意思是说众生皆在烦恼与执着之中无法解脱。
11. 悟有皆成空:领悟到一切事物都是虚无的,都是暂时的。
12. 净体:指远离世俗纷扰,达到内心纯净的状态。
13. 无众染:没有受到世俗各种烦恼的沾染。
14. 苦心:怀一上人致力于追求真理,用心良苦。
15. 妙宗:指最高深的佛法奥义。
16. 一朝:某天。
17. 敕书:皇帝的诏令。
18. 召入承明宫:被皇帝邀请进入承明宫。
19. 金殿:皇宫里的正殿。
20. 清禁:禁止尘俗的地方,这里指的是皇宫。
21. 传灯:佛教用语,指传承佛法智慧。
22. 都邑:指各个城市。
23. 王公:诸侯或官员。
24. 天子:皇帝的尊称。
25. 揖:表示敬意的一种礼仪。
26. 妙道:高深的佛法。
27. 群僚:指文武百官。
28. 趋下风:指毕恭毕敬的态度。
29. 我法本无法著:根据佛教教义,真正的佛法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30. 时来出林壑:意指怀一上人适逢其时地来到宫廷,传播佛法。
31. 化城:佛教术语,指暂时安顿众生的住处。
32. 随病皆与药:针对众生的困惑与苦难,对症下药,给予帮助。
33. 黄屋:皇帝所乘车驾,借指皇帝。
34. 苍生缚:百姓生活中的束缚与困扰。
35. 无朝昏:不分昼夜地为众生讲解佛法。
36. 转轮王:古代印度传说中统治四大部洲的君主,后成为佛教象征。
37. 持戒尊:遵守戒律的高僧。
38. 轩风:帝王之风。
39. 甘露:佛教中表示美好祝愿的用词,比喻美好事物。
40. 佛雨:喻指佛法的传播。
41. 慈根:慈悲的根基。
42. 灭度理:佛教术语,指消除生死轮回的道理。
43. 开济恩:解除众生困境的大恩大德。
44. 江海曲:长江和大海交汇处,这里是沿江海居民居住地的泛指。
45. 膻腥欲:不好的欲望,这里特指对动物的过度捕杀。
46. 西秦:陕西省一带。
47. 蕲春: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境内。
48. 衡桂:湖南衡阳和广西桂林,两地毗邻。
49. 清信士:信仰佛教的人。
50. 舍网江湖滨:放下手中的渔网,不再打鱼。
51. 忏前恶:忏悔过去的错误。
52. 洁诚:清洁真诚的心。
53. 因成日既久:指怀一上人在当地传播佛法的时间较长。
54. 事济身不守:指由于教化当地民众有成,便继续前往他处传法。
55. 淮楚间:淮河和长江之间,涵盖江苏、安徽等地。
56. 荆河口:长江上游支流清江与长江交汇地带。
57. 马卿岑:此处指荆州附近一处风景优美的山岭。
58. 道林:指佛教圣地,也指具备高尚道德的人。
59. 入讲鸟常狎:寓意当地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60. 坐禅兽不侵:修行的僧人使附近的野兽都不会侵犯他们。
61. 缘未尽:缘分还未完全结束。
62. 教所任:指僧人履行教化的职责。
63. 事一来:完成一件事情再开始另一件事情。
64. 日既久:时间已经很久了。
65. 衣钵:佛教术语,代表佛陀的教诲和精神传承。
66. 松宇:松树下的空间,这里形容清静的环境。
67. 业至浅:过去所作的业力不深。
68. 计可寻: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69. 善哉远公义:称赞远公(晋代著名高僧慧远)的善行和高尚品质。
70. 清净如黄金:像黄金一样纯净无暇。

去完善
赏析
《赠怀一上人》是一首描绘僧人道行和德行的诗。崔颢通过对怀一上人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佛法的理解和信仰。诗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怀一上人的成长历程、入世教诲以及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修行和精神世界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佛法的信念和对众生的关爱。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心灵的启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怀一上人》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崔颢的作品,创作于唐朝时期。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文化艺术蓬勃发展,人们崇尚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诗人崔颢生活在这个时代,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他的诗歌充满了宗教气息和对人生的思考。
崔颢本是一位才子,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在仕途上并不得志。这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使他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赠怀一上人》诗,表达了对禅宗高僧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超脱世俗纷扰,达到内心平静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