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可怜青铜镜,挂在白玉堂。
玉堂有美女,娇弄明月光。
罗袖拂金鹊,彩屏点红妆。
妆罢含情坐,春风桃李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悲伤地看待那面青铜镜子,它悬挂在白玉般的屋子里。这间华美的屋子住着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善于利用明亮的月光。她的袖子轻轻掠过金色的鸟雀,彩色屏风上描绘着精致的妆容。装扮完毕之后,她带着深情坐着,感受着春风带来的桃李花香。

去完善
释义
1. 可怜:值得怜爱,令人喜爱。
2. 青铜镜:古代铜制的镜子,用于梳妆打扮。
3. 白玉堂:指富贵人家的宅邸。
4. 娇弄:娇柔地摆弄。
5. 金鹊:凤凰的一种,象征吉祥。
6. 罗袖:丝罗做的袖子,代指美人。
7. 拂:轻轻地擦拭。
8. 彩屏:装饰华丽的屏风。
9. 红妆:女性艳丽的妆容。
10. 妆罢:化妆完毕。
11. 含情:满怀情意。
12. 桃李:桃花和李花,这里比喻美丽的女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物喻人,借青铜镜和白玉堂的对比,展现了美女的美丽与高贵。诗人用“娇弄明月光”描绘出女子悠闲自得的神态,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罗袖拂金鹊,彩屏点红妆”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精心的打扮,进一步表现了她的美丽和高雅气质。最后两句“妆罢含情坐,春风桃李香”则通过女子的神态动作,表达了她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爱情的渴望,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让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诗》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748年左右,当时唐朝正处于贞观之治的鼎盛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崔颢的人生经历颇多波折。他曾多次科举不第,后来虽然得到了官职,但并未得到重用。这使得他对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产生了质疑,也对世俗名利产生了厌倦。因此,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
同时,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风气和文学创作都有一定的变革。士人阶层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儒家礼教有了更多的反思,他们开始关注个体的情感和生活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崔颢的诗风。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