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卢八象

标题包含
赠卢八象
客从巴水渡,传尔溯行舟。是日风波霁,高堂雨半收。 青山满蜀道,绿水向荆州。不作书相问,谁能慰别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崔颢(704年-754年),字不详,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以才情横溢、意境深远而著称。 在玄宗开元年间,崔颢任太仆寺丞一职。早期,他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曾做过《赠王威古》一诗,...查看更多
站在岸边的渡船人
去完善

译文
客人从巴水渡口出发,传来他们溯源航行的消息。那天风雨交加后终于放晴,高高的殿堂有一半被雨水洗净。 蜀道上满是青山,绿色的江水向荆州流淌。如果不写信互相询问,谁又能抚慰离别的忧愁呢?
站在岸边的渡船人
去完善
释义
1. 巴水:指四川境内的长江支流嘉陵江。 2. 溯行舟:逆水行驶的船。 3. 风波霁:风浪停止。 4. 高堂:这里指的是豪绅显贵之家。 5. 蜀道:古代由秦入蜀的道路,这里泛指四川一带。 6. 荆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位于现今湖北湖南一带。 7. 不作书:不写信。
站在岸边的渡船人
去完善
赏析
《赠卢八象》:这首诗通过描绘巴水和蜀道的景象,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卢八象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人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青山”和“绿水”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写书信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别离的忧虑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
站在岸边的渡船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卢八象》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崔颢的作品,创作于公元745年左右。此时正值唐玄宗天宝年间,盛世大唐的繁荣景象在诗人的笔下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在这期间,崔颢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入仕为官,但因直言敢谏而受到排挤,最后辞官回乡。然而,正是这段人生经历,让崔颢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世事的无常。这种人生感悟成为他诗歌创作的源泉,使得他的诗篇具有了深厚的内涵。 此外,这一时期的大唐社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各种文化艺术交流频繁,诗人之间的交往也更加密切。在这种氛围下,崔颢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卢八象等,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共同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赠卢八象》这首古诗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又展示了大唐盛世的风采,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站在岸边的渡船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