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萧冰崖练橘里黄立轩
破梦金川月,回头玉树风。
烟村涵暮紫,霜叶颤晴红。
谋国诸侯在,忘年古道同。
乾坤云一片,吾意未终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打破金川的梦,回首玉树的风光。
烟雾笼罩的村庄浸染着暮色,霜打的树叶在阳光下颤抖。
在国家治理方面还在探讨,忘却年龄、追求古道热肠的同道。
在这辽阔的天地间如同一片云彩,我内心的意愿尚未完全泯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寄:寄托、传达。
2. 萧冰崖:指萧元亨,南宋诗人,曾居四川成都浣花溪之北的石室山。
3. 练橘里:可能是地名或者作者的居住地,具体地点已不可考。
4. 黄立轩:指黄子游,作者的朋友,其他信息无考。
5. 金川:古代河名,源于甘肃省南部,流入四川省西北部,今名大金川,与小金川汇合后称金川河。此处“破梦金川月”可能是借指四川地区。
6. 玉树:玉树琼枝,比喻美好的景物或环境。这里可能指代萧冰崖的住所。
7. 烟村:烟雾弥漫的村落。
8. 涵:包含、蕴藏。
9. 暮紫:傍晚时分的紫色景色,通常代表美丽而宁静的景象。
10. 霜叶:被霜冻过的叶子,颜色鲜艳如火。
11. 颤晴红:晴天的红色景象,可能指阳光照射下的事物。
12. 谋国诸侯:为国谋划的诸侯,这里可能指有智慧有能力的人。
13. 忘年古道:忘却年龄,坚持古道热肠的精神。
14. 乾坤:天地、世界。
15. 云一片:指天上的云朵,也可能象征作者的心情。
16. 吾意未终穷:我的意愿还没有彻底实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命运的关切之情。首联描绘了美好的梦境和现实的风貌,暗示了国家的繁荣与昌盛;颔联描绘了乡村的美丽景色,表现了人民的生活景象;颈联则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希望诸侯们能够为国分忧;尾联则以宽广的胸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信心,尽管生活中存在诸多困难,但诗人依然坚定地认为,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整首诗韵律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寄萧冰崖练橘里黄立轩》是南宋著名文人吴浚在公元1205年创作的。这一年,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金兵屡次南下侵扰,使得民生疾苦,朝政衰败。
此时的吴浚,刚刚结束了自己的宦海生涯,回到了故乡临安。他亲眼目睹了战乱带来的种种苦难,对国家的命运充满了忧虑。然而,他在人生失意之际,并未沉沦,反而以一颗豁达之心,关注民间疾苦,关心国家前途。
吴浚在寄给好友萧冰崖和黄立轩的诗中,表达了对他们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用练橘里的黄色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用“江风”和“暮雨”来描绘战乱中的悲惨景象。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