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重过瑞金江

标题包含
重过瑞金江
水瘦滩声健,天寒霜意新。 犬牙舟过石,鱼贯路行人。 到眼心应识,回头迹易陈。 时平刀剑息,失喜问遗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水消瘦,滩声却仍宏亮;天空寒冷,霜意显出新意。 船只在乱石中曲折前行,行人们犹如鱼群般一路向前。 看到这景象,心里应该会明白;回过头来,过去的足迹已经变得容易理解。 在这和平的时代,刀剑都已放下,不禁欣喜地向那里的百姓询问近况。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瑞金江:指江西瑞金境内的赣江。 2. 水瘦:指河流因枯水期而变窄。 3. 滩声健:指河水冲刷沙滩的声音。 4. 天寒霜意新:指天气寒冷,霜意初现。 5. 犬牙舟过石:形容船只在弯曲的河道中行驶,就像犬牙交错一样。 6. 鱼贯路行人:形容行人沿着曲折的道路依次行进。 7. 到眼心应识:指看到熟悉的事物,心中自然有所认识。 8. 回头迹易陈:指回头看过去的事情,记忆容易变得模糊。 9. 时平:指时局太平。 10. 刀剑息:指战争停止,刀剑无用武之地。 11. 失喜问遗民:指怀着惊喜的心情向经历过战乱的人询问现今的状况。
去完善
赏析
《重过瑞金江》是南宋诗人吴浚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水瘦滩声健,天寒霜意新”描绘了冬季江水枯瘦、河滩声起、天气寒冷、霜意初新的景象;颔联“犬牙舟过石,鱼贯路行人”则表现了船舶在犬牙交错的礁石间穿行,道路上鱼贯而行的人群的场景;颈联“到眼心应识,回头迹易陈”提醒人们到了新地方要留心观察,往事回忆容易变得模糊;尾联“时平刀剑息,失喜问遗民”表达作者见到国泰民安的情景,心里充满了喜悦,同时关心地问起那些曾经的受难者。这首诗展现了作者所经历的艰辛岁月以及他渴望和平与温暖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过瑞金江》是南宋诗人吴浚的一首描绘自己人生际遇的诗歌。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为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那时正处于南宋偏安江南的时期,金朝已占据北方大部分地区。由于当时的政治局势紧张,战争和动乱频繁,使得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吴浚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任职于朝廷,但因种种原因被迫离开官场,过上了流浪江湖的生活。在这段岁月里,他游历了祖国的许多地方,亲身体验到了民间的疾苦。 在路过瑞金江时,吴浚感慨万千,便写下了这首诗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战乱时期的无奈和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感叹。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吴浚个人的遭遇,还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状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