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溪水泠泠清见沙,镜中历历走鱼虾。
树红霜后无多叶,梅入冬来第一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小溪的水清澈得可以看见河底的沙子,鱼儿在水中游动清晰可见。深秋的树木只剩下少许红叶,而梅花则是冬天最早盛开的花朵。
去完善
释义
1. 泠泠:形容清凉、清澈的样子。
2. 历历:清晰明了。
3. 无多叶:很少的叶子。
4. 冬来第一花:冬天的第一朵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美景。首句“溪水泠泠清见沙”写清澈的溪水映照着沙滩,表现出了山中溪水的宁静与清澈。次句“镜中历历走鱼虾”则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水中游动的鱼虾清晰可见,进一步展现了溪水的纯净和环境的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树红霜后无多叶,梅入冬来第一花”则将视线从溪水中转移到周围的环境。诗人观察到经过霜打后的树木叶子变红,但所剩无几;而梅花则在冬天到来之际绽放,成为这寒冷季节的第一朵花。这里既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深秋初冬时节的山林美景,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行》是明代文学家吴浚所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末年,此时中国正处于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民生疾苦严重。诗人吴浚身处其中,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因此他的诗作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吴浚在这首诗中所描绘的山行图,并非只是单纯地赞美自然景色,而是通过对山中景色、道路崎岖的描绘,反映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他主张人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这种人生观与当时社会上的消极避世思想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的独立精神和担当意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