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十
争春桃李太匆匆,随手飘零逐晓风。
冰雪不侵尘不污,可人惟有岁寒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光中的桃李争夺时光,匆匆凋谢;随风飘落,就像随晨风而去。
冰天雪地无法损伤其坚韧,灰尘也不污染它的高洁,只有耐得住严寒的松树才是最可爱的人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争春”指的是各种植物竞相展示春天的美景。这里用来形容桃李盛开的美景,同时也比喻各种事物快速发展,时间短暂。
2. “太匆匆”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短暂无常。
3. “随手飘零”指桃李花随着风飘落,形象地描绘出桃李花凋谢的过程。
4. “逐晓风”意思是随着早晨的微风而飘落。
5. “冰雪不侵”意味着松树在寒冷的天气下也能生长,表现出它顽强的生命力。
6. “尘不污”表示松树不受尘埃影响,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7. “可人”在这里是形容词,用来赞美松树的美丽可爱。
8. “岁寒松”意指一年四季都不凋零的松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争春的桃李和岁寒松为对比,揭示出不同事物的生命特质。桃李花开虽然绚烂,但过于短暂,“太匆匆”描绘了它们生命的短暂和不持久;而松柏则具有坚毅的品质,能抵挡严寒、抗拒尘埃,体现出恒久、坚定的生命力。诗人通过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坚定信念的赞美和对短暂美好时光的哀惋之情。同时,也是对坚定人格精神的呼唤,以及逆境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不懈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十》,是南宋诗人裘万顷所作。裘万顷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生活时代正处于金兵入侵、山河破碎的时期,因此他的诗作多反映了百姓的痛苦生活和社会的动荡不安。
在这首诗中,裘万顷通过描绘松风阁的美景,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借题发挥,抒发了对国家危亡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他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裘万顷正面临着人生的重大转折。他曾经担任过官职,但因为对时政的不满,辞去了职务,回到故乡,过上了隐居的生活。这种人生的转变,使他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更强烈的现实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