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标题包含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诗人,同时也是官员。 陈与义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词歌赋。他于宋徽宗政和三...查看更多
暮雪灵轩luyang
去完善

译文
高歌楚辞以庆祝夏日时光,然而天边的季节更替总是匆匆。石榴花朵并不像舞者裙子的颜色那样鲜艳夺目。没有人知道我的情感,歌声结束后窗帘被风吹动。 一生都在为诸多事情所累而逐渐老去,仿佛墙东的蜀葵般坚韧地微笑。酒杯的深浅和去年相同。试着把酒水倒在桥下,希望它今晚能流到湘江中。
暮雪灵轩luyang
去完善
释义
1. 临江仙:词牌名。 2. 高咏:高声吟咏。 3. 楚词:指《楚辞》,汉代刘向所辑的屈原创作的总集。 4. 酬:度过。 5. 午日:端午节。 6. 天涯:遥远的地方。 7. 节序:节气和季节的顺序。 8. 匆匆:时间过得很快的样子。 9. 榴花:石榴花。 10. 不似:不像。 11. 舞裙红:形容鲜艳的颜色。 12. 无人知此意:没有人知道我此时的心情。 13. 歌罢:唱歌结束后。 14. 满帘风:风吹动窗帘的感觉。 15. 万事一身:所有的事情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16. 伤老矣:感叹自己已经老去。 17. 戎葵:蜀葵,一种草本植物,象征着国家兴亡。 18. 凝笑:微笑。 19. 墙东:形容偏僻的地方。 20. 酒杯深浅:指喝酒的多少。 21. 去年同:和去年一样。 22. 试浇:试着浇水。 23. 桥下水:河边的桥下面。 24. 今夕:今晚。 25. 湘中:湖南省中部地区,这里代指家乡。
暮雪灵轩luyang
去完善
赏析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是一首表达怀才不遇和时光流逝之感的词作。上片以“高咏楚词酬午日”开篇,表明作者在端午节这天通过吟唱楚辞来表达情感。接着描述了石榴花的红色并不如舞裙鲜艳,暗示自己虽有才华却无人赏识。下片则表达了作者年事已高,世事皆成过往的感慨。戎葵(一种植物)虽然生长在墙东,却依然微笑着面对人生,以此暗喻作者乐观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意味着今年与去年饮酒的场景相似,但时光已经流逝,希望让江水流逝的声音带走自己的烦恼。整首词婉约深情,韵味悠长。
暮雪灵轩luyang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在南宋初年(约公元1135年)所创作的。当时正值金兵南侵,北宋灭亡,南宋初建,陈与义在南逃过程中,写下了这首描绘自己身世之感和抒发爱国情怀的词作。 在这个特殊时期,陈与义经历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他原是北宋朝廷的一名官员,却因战乱南逃,成为南宋朝廷的一员。在这个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这些都成为他创作的重要素材。 与此同时,南宋初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国家处于危亡之中。南宋朝廷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采取了妥协求和的政策,这使得广大爱国志士深感忧虑和愤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陈与义通过吟咏楚辞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南宋朝廷的批判和期望。
暮雪灵轩luyang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