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早春微雨

标题包含
早春微雨
怪来莺蝶似凝愁,不觉看花暂湿头。疏影未藏千里树, 岁旱且须教济物,为霖何事爱风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山甫,生卒年不详,字仁夫,号浮休子,又号松竹主人。唐朝诗人。 李山甫是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的著名文人,曾任御史之职。他的诗才横溢,尤以五言古诗著称,与钱起、郎士元、皇甫冉等齐名。 李山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原来黄莺和蝴蝶都似乎凝结着忧愁,令人不自觉地在看花时暂时湿润了眼眶。稀疏的倒影还未在千里之遥的树木间隐藏起来。 在干旱的季节,应该尽力救济万物,为何在降雨时却还热衷于风流之事呢?
去完善
释义
1. 怪来:奇怪的是。 2. 莺蝶:黄莺与蝴蝶,这里用来比喻春天的美好景象。 3. 凝愁:凝聚忧愁。 4. 不觉:不知不觉。 5. 疏影:指树枝的稀疏影子。 6. 未藏:没有隐藏。 7. 千里树:指远方的树林。 8. 岁旱:年景干旱。 9. 且须:应该需要。 10. 教济物:教导救助万物。 11. 为霖:降雨。 12. 爱风流:喜欢风流之事。
去完善
赏析
《早春微雨》是唐代诗人李山甫的一首描绘初春细雨景象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早春时节的景物特点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诗人以“怪来莺蝶似凝愁”开篇,通过对莺和蝶的描绘,引出诗人的思绪。这里的“凝愁”是指莺蝶仿佛因为春天的到来而陷入深深的哀愁之中,这种哀愁也许是因为它们对季节交替的敏感反应,也可能是诗人自己内心的情感投射。 接着,诗人写道:“不觉看花暂湿头。”这句诗意味着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诗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头发已经被春雨打湿。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沉浸在早春景色中的心境,同时也突显了春雨的细腻和滋润。 接下来,诗人通过“疏影未藏千里树”一句,表达了春天来临时的自然景象。这句诗意味着虽然春天的影子还未完全显现,但远方的树木已经透露出春天的气息。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洞察力,以及他善于捕捉细微变化的能力。 最后,诗人借题发挥,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岁旱且须教济物,为霖何事爱风流?”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春天雨水不足导致干旱,那么应该以济物为目的进行降雨;而既然已经是春雨缠绵,为何还要追求风流呢?这里,诗人通过对春雨的质疑,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早春微雨》是唐朝诗人李山甫所作的一首描绘早春景象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40年至859年之间,正值晚唐时期。 在李山甫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仕途坎坷,一生都在贫困中度过的。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使他更加关注自然界的细微变化。 在李山甫所处的时代,晚唐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然而,尽管生活中充满了艰辛,人们仍然向往美好和平静的生活。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