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示同志
寂寂寥寥扬子居,云山相对一床书。
无人载酒问奇字,自把残编时卷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孤单寂寞地生活在扬子江畔,只有云和山相伴,一床书为伴。没有人关心我的才华,自斟自酌,翻阅古籍,不时展开卷轴阅览。
去完善
释义
1. 寂寂:孤独寂静的样子。
2. 扬子居:指西汉扬雄的居所。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思想家。
3.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峦。
4. 一床书:一张桌子上的书籍。
5. 无人载酒问奇字:没有人带着酒来请教我生僻的字。
6. 自把残编时卷舒:自己拿着残破的书页时常翻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杨冠卿隐居生活的孤寂和淡泊。首句“寂寂寥寥扬子居”描绘了诗人在扬子江畔的孤独生活场景。接下来的“云山相对一床书”则通过山景与书本之间的对比,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以及对知识的热爱。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通过描述“无人载酒问奇字”的画面,进一步表现了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而“自把残编时卷舒”则是诗人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通过翻阅古籍、研究学问来排解心中的寂寥。总的来说,这首诗传达了诗人高洁的品格以及他对隐居生活的深刻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又示同志》是南宋诗人杨冠卿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200年左右。此时正是南宋时期,国家分裂,金兵入侵,民生疾苦。
在这个时期,杨冠卿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勤奋好学,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然而,他在科场上的表现并不理想,屡试不第。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对国家前途充满了忧虑。
在这段时间里,杨冠卿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探讨学问,关注国家大事。他看到当时的社会现状,深感痛心,于是写下了这首《又示同志》,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朋友们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