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倚梧叹

标题包含
倚梧叹
白首寄人间,萍泛无休日。 撑肠五千卷,岂乏济时术。 富贵不可期,惆怅难再述。 日暮倚庭梧,寒风听萧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冠卿(1905年-1989年),原名杨光烈,字冠卿,号松竹斋主人。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教育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杨冠卿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白发苍苍在人间漂泊,如同浮萍般没有停歇的日子。 充满才学的人总会有许多办法去帮助别人度过困难时刻。 荣华富贵难以期待,因此悲伤的情绪也难以再次讲述。 黄昏时分依靠着庭院中的梧桐树,听着寒冷的北风带来萧瑟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白首:指年纪很大,头发花白。此处指年老。 2. 寄:客居,暂时居住。 3. 萍泛: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的生活。比喻生活没有固定的地方,四处漂泊。 4. 无休日:没有停止的时候。形容漂泊的时间很长。 5. 撑肠:指满腹诗书。 6. 卷:书卷。 7. 济时术:治理国家的方法和策略。 8. 富贵:财富和地位。 9. 难再述:无法再次详细描述。表示心情沉重,难以言表。 10. 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指傍晚。 11. 倚:依靠,靠在...上。 12. 庭梧:庭院里的梧桐树。
去完善
赏析
《倚梧叹》这首词中,杨冠卿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处境和心境,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哀愁和对世俗的无奈。开篇“白首寄人间,萍泛无休日”以白首比喻自己年老,将生活比作无根的浮萍,暗示了人生的无常。紧接着“撑肠五千卷,岂乏济时术”表明自己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面对“富贵不可期”的现实,他感到惆怅难以言说。在结尾“日暮倚庭梧,寒风听萧瑟”中,作者借夕阳、寒风和萧瑟的景象象征人生的迟暮和世事的无常。整首词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忧郁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倚梧叹》是南宋诗人杨冠卿的感怀之作,创作于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杨冠卿正处于家国飘零、战火纷飞的南宋时期。当时北方的金国屡次南侵,南宋朝廷腐败无能,民不聊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杨冠卿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和百姓的苦难,心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杨冠卿在年轻时曾积极参政议政,但因不满权臣的独断专行而辞官回乡,从此开始了他半隐居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致力于文学创作,以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倚梧叹》便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 在这首诗中,杨冠卿通过对梧桐树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梧桐树在古代象征着朝廷,诗中的“秋风”则象征着金国的侵略。通过描写梧桐树的凋零,诗人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不能抵御外侮的痛心疾首。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