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夹江

标题包含
夹江
麦浪浮浓绿,山眉晕远青。 光风来婉娩,客意独伶俜。 回雁鸣何许,轻鸥下远汀。 人家总幽隐,烟雨竹门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冠卿(1905年-1989年),原名杨光烈,字冠卿,号松竹斋主人。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教育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杨冠卿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麦浪在微风中摇曳,青山犹如一双娇羞的眼神。春风和煦,情感柔和而委婉,独自一人的旅人在其中显得有些孤单。大雁不知在何处鸣叫,轻盈的海鸥掠过远处的沙洲。那里的人们生活静谧安宁,由竹子制作的门户在烟雨蒙蒙中紧闭。
去完善
释义
夹江:四川省的夹江县,位于岷江与大渡河之间。 麦浪:风吹麦浪起伏的样子。 浓绿:深绿色,此处指麦浪的颜色。 山眉:形容山的轮廓像眉毛。 晕远青:远方的山峦色彩模糊,呈现出一片青色。 光风:阳光下的和风。 婉娩:温和柔顺的风。 客意:游人的心情。 伶俜:孤独无依的样子。 回雁:迁徙的大雁。 鸣何许:在何处鸣叫。 轻鸥:轻盈的海鸥。 汀:水边的陆地。 人家:房屋人家。 总幽隐:总是显得幽静隐蔽。 烟雨:细雨如烟雾。 竹门:竹子做的门。 扃:关闭。
去完善
赏析
《夹江》是南宋诗人杨冠卿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融为一体,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麦浪浮浓绿,山眉晕远青”,以形象的比喻描绘出江南田野和山峦的美景。金黄色的麦田在微风中荡漾,仿佛漂浮着一层浓绿的波浪;远处的青山如同一抹淡淡的黛眉,渲染出宁静的氛围。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江南风光的特点,也为整首诗定下了优美的基调。 颔联“光风来婉娩,客意独伶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己的感受。温和的阳光洒在身上,使人感到无比舒适;然而作为漂泊他乡的游子,心中却充满了孤独和惆怅。这种情感的对比,使读者更加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颈联“回雁鸣何许,轻鸥下远汀”,诗人通过对大雁和鸥鸟的描写,进一步展现江南水乡的特点。南飞的大雁在天空中回旋,发出凄厉的叫声;轻盈的海鸥在水面上飞翔,掠过远方的沙洲。这些生动的景象,使江南水乡的形象更加丰满。 尾联“人家总幽隐,烟雨竹门扃”,通过对乡村景色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江南水乡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生活境遇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夹江》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080年至1120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北宋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严重的时期,也是文学创作的繁荣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杨冠卿正值中年,他在官场上的经历并不顺利。他曾担任过一些小官职,但因为性格耿直、不愿阿谀奉承,所以在官场上并不得志。这使得他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奈和失望,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人们开始对自然美的追求有了新的认识。许多文人墨客开始走出书斋,投身于大自然,用笔墨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杨冠卿也不例外,他常常游历山水,领略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并将这些感受融入到他的诗歌创作中。 《夹江》这首诗就是杨冠卿在游览夹江时所作。他通过描绘夹江两岸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他身处逆境,但他的诗歌中却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这也是他的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重要原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