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铜雀妓

标题包含
铜雀妓
分尽余香空宝奁,罢临歌舞夜厌厌。 清跸不传虚绣帐,洞房月在西陵上。 玉殿尘埃闲御仗,翠眉忍上平台望。 宫车一去不复还,画罗金缕尚斑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冠卿(1905年-1989年),原名杨光烈,字冠卿,号松竹斋主人。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教育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杨冠卿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将剩余的古香全部耗尽,只剩下空空如也的盒子,结束夜里的歌舞表演,让人厌倦。皇帝的行程并未通知,虚无的帷帐之内空洞无比,月亮挂在深邃的夜空之中。宫殿内尘土满布,各种仪仗闲置一旁,翠眉的女子忍耐着登上平台远望。宫车已经离去不再回来,画有花纹的罗衣与金色的丝线仍然清晰可见。
去完善
释义
1. "铜雀妓":指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中的一种曲调,出自曹操所建的铜雀台。 2. "分尽余香空宝奁":意指铜雀妓演奏结束后,香消奁空。奁是古代妇女的化妆盒。 3. "罢临歌舞夜厌厌":意指停止跳舞唱歌,夜晚显得无比漫长。厌厌表示困倦的样子。 4. "清跸不传虚绣帐":清跸是指皇帝的车驾,这里表示皇帝的踪影已消失,只有空的绣帐还在。 5. "洞房月在西陵上":西陵即西边的陵墓,这句是说明亮的月光洒在陵墓上。 6. "玉殿尘埃闲御仗":玉殿是指皇宫,御仗指皇帝的仪仗,这句描述皇宫中的尘土飞扬,皇帝的仪仗闲置。 7. "翠眉忍上平台望":翠眉指的是美人,这句表示美人们勉强登上高台盼望宫车归来。 8. "宫车一去不复还":指皇帝的车驾离开后不再回来。 9. "画罗金缕尚斑斑":画罗金缕指的是华丽的丝织品,斑斑指的是彩色斑点,这句表示华丽的丝织品虽然已经褪色,但彩色斑点仍然存在。
去完善
赏析
《铜雀妓》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一首描绘古代宫廷生活的诗作。通过对诗意的剖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历史反思与哀伤之情。 首联“分尽余香空宝奁,罢临歌舞夜厌厌”,写出了宫廷生活繁华落尽的景象。宝奁空空如也,余香已尽,描绘出昔日的繁荣已经消逝。歌舞升平的夜晚已经过去,留下的只有厌倦和空虚。 颔联“清跸不传虚绣帐,洞房月在西陵上”,通过描绘宫殿的衰败景象,揭示出历史的沧桑变迁。清跸不再,绣帐已破,唯有明月挂在西陵之上,显得格外悲凉。 颈联“玉殿尘埃闲御仗,翠眉忍上平台望”,描绘了宫女们身处冷宫,仍然翘首盼望皇帝驾到的场景。然而,尘埃满布的玉殿和闲置的御仗显示出皇帝的冷漠无情。 尾联“宫车一去不复还,画罗金缕尚斑斑”,总结全诗,传达出诗人对宫廷兴衰的思考。即使繁华不再,曾经华丽的装饰仍然斑驳可见,留下深深的痕迹。这既是对过往辉煌的感叹,也是对历史沧桑的哀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铜雀妓》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一首描绘人生感慨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时期(960-1279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科技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期,诗人杨冠卿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受到文学熏陶,对于诗画、书法等艺术形式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杨冠卿所处的时代,北宋和南宋的政治形势相对稳定,然而民间却面临着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问题。这使诗人对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认识,也使得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往往能够感受到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铜雀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描绘古代女子的哀愁之情,诗人以含蓄的手法揭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在这首诗中,诗人借用“铜雀妓”这个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传达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