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坡口号十八首 其七
酷爱鸟鸣山更幽,墙阴风雨但飕飕。
筠笼买得春禽语,不会忧时也白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非常享受鸟儿的欢鸣让山中更显得宁静,墙角的阴凉处只听见风声和雨声。从竹笼里购买到了春天的鸟儿在鸣叫,它们是不会因为忧愁而白头的。
去完善
释义
1. "酷爱鸟鸣山更幽":这句是描写作者非常喜爱在山林中聆听鸟鸣的情景,因为这样的环境显得更加宁静清幽。
2. "墙阴风雨但飕飕":这句描绘的是墙壁背阴处风雨吹拂的声音,"飕飕"一词是用来形容风声的象声词。
3. "筠笼买得春禽语":这句话表达的是作者用竹笼捕捉到了一只春鸟,并用它来模仿春鸟的叫声。
4. "不会忧时也白头":这是作者对春鸟的安慰,意为即使有忧虑的时候,也不应该因为这些忧虑而让头发变白,表现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鸟鸣和山林的幽静为引子,渲染了宁静致远的氛围。诗人通过墙阴处风雨的声音来表现自己孤独的心境,而“但飕飕”的描写则反映出他对这种孤独的无奈与接受。
紧接着,诗人提到他购买的竹笼里的小鸟,虽然它们发出欢快的叫声,但诗人的心情并没有因此变得愉快。他以自己的满头白发作为象征,表达了无法摆脱忧虑的复杂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坡口号十八首 其七》是南宋诗人郑清之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45年左右,正值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斗争激烈。郑清之曾任左丞相、右丞相等要职,对当时的政局有深刻的观察和体验。
在这个时期,郑清之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曾因为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后又因才华出众而受到皇帝的赏识,多次升迁。他的诗作反映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朝廷内部党争不断,对外则面临蒙古势力的侵略。这些都为郑清之的诗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