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题蜀邸五云西岷峨保障

标题包含
奉题蜀邸五云西岷峨保障
西望岷峨天一方,谁教地险绝遐荒。 皇风已喜浑无外,国势那须别有疆。 黄鹤盘空飞不过,金牛拔地去何长。 汉庭四海皆臣妾,一曲歌风未忍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清之(1176年-1251年),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史弥远、贾似道并称为“三贤相”。 郑清之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宋宁宗嘉定元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向西望去,岷山和峨眉山在远处,谁能想到地形的险峻使得那里变成了遥远的地方。 皇帝的恩德已经普及全国各地,国家的实力不需要特别的界限。 黄鹤在空中盘旋,却无法飞越这片区域;金牛从这里离开,行程又有多远呢? 汉朝朝廷统治着四海之内所有的臣民,一首歌颂皇恩的歌谣让人们难以忘怀。
去完善
释义
1. 西望岷峨:这里“岷峨”是指四川境内的两座山,即岷山和峨眉山,分指今四川省的西部与南部地区。 2. 地险绝遐荒:形容地理位置的偏远险阻。其中“遐荒”是古代对边远地区的称谓。 3. 皇风:比喻国家的威德或盛行的风气,这里可以理解为元朝国家的繁荣昌盛。 4. 国势:国家形势。 5. 黄鹤盘空:这里借用三国时期蜀将黄承儿夜乘鹤子的传说,表示道路的崎岖难行。 6. 金牛:历史上的金牛道,是古时候中国川陕之间的主要通道,也称为剑阁道或石牛道。因传说金牛出现在其旁而得名。 7. 汉庭:汉代宫廷,这里可引申为元朝朝廷。 8. 臣妾:封建时代对身份地位低于君主的男女百姓的称呼,泛指元朝治下的所有人民。 9. 一曲歌风:指历史上汉武帝作《大风歌》以歌颂他的武功,这里表示作者希望元统治者也能有如此气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奉题蜀邸五云西岷峨保障》,是南宋诗人郑清之的作品。诗中的“五云”指五代十国时期的五处皇宫。在这首诗中,郑清之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期望和对汉朝盛世的怀念。 首先,诗人以西望岷峨的天一方起笔,描绘出四川一带的地形地貌,强调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紧接着,诗人通过“皇风已喜浑无外,国势那须别有疆”表达出国家统一、不分疆界的理想。这里,“皇风”和“国势”分别代表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实力地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强大的期许。 接下来,诗人通过“黄鹤盘空飞不过,金牛拔地去何长”的形象描绘,突显了四川地区的险峻地势,以及由此产生的战略意义。其中,“黄鹤”代表高空,“金牛”代表陆地,形象地表现了这一地区空中和地面交通的艰难。这两句诗暗示了古人对这一地区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重视。 最后,诗人以“汉庭四海皆臣妾,一曲歌风未忍忘”收尾,通过对汉朝盛世的缅怀,表达了对国家一统、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在这里,“汉庭”指的是汉朝,“四海皆臣妾”意味着全国上下齐心,共同拥戴中央政权。而“一曲歌风未忍忘”则是对汉朝盛世的赞美与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四川地区的地理风貌和战略地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以及对汉朝盛世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奉题蜀邸五云西岷峨保障》是南宋末年著名诗人郑清之的作品。诗创作于南宋理宗年间(1225-1264年),正值金朝衰落、蒙古帝国崛起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郑清之的人生经历也颇为曲折。他早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后来成为南宋政坛上的一颗新星。然而,随着蒙古的入侵,南宋政权逐渐瓦解,郑清之也在战乱中度过了晚年。 在南宋末期,中原地区饱受战火摧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地处西南的四川,虽然暂时躲过了战争的直接冲击,但民生疾苦依然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郑清之写下了这首《奉题蜀邸五云西岷峨保障》,表达了对于故乡四川的热爱和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