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育王堪笑翁

标题包含
赠育王堪笑翁
问讯瞿昙老比丘,灵山何似雪山头。 笑翁底事真堪笑,面似靴皮笑未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清之(1176年-1251年),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史弥远、贾似道并称为“三贤相”。 郑清之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宋宁宗嘉定元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育王:指的是五代时吴越国的国王钱镠,他在位时大力推行佛教,兴建了许多佛塔、寺庙。 2. 堪笑翁:指五代时的著名禅僧契盈,因常露笑容,人称“笑翁”。 3. 瞿昙:印度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姓,这里代指释迦牟尼。 4. 老比丘:对年老比丘的尊称,比丘是梵语,意为和尚或求乞者。 5. 灵山:即灵鹫山,位于古印度摩揭陀国,是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的地方。 6. 雪山头:指喜马拉雅山脉,意指西藏等地。 7. 底事:何事,什么事。 8. 靴皮:皮革制成的鞋子,这里用来形容笑翁的脸部表情。
去完善
赏析
《赠育王堪笑翁》是南宋诗人郑清之所作的一首诗词。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诙谐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名叫“堪笑翁”的老者形象。首句“问讯瞿昙老比丘”,意为向佛陀询问。“灵山何似雪山头”,这里用灵山与雪山的对比,暗示佛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接下来的“笑翁底事真堪笑”则是诗人对堪笑翁的描述。而最后的“面似靴皮笑未休”,则是对这位老人笑容的具体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老人的敬重和赞许之情。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育王堪笑翁》是南宋诗人郑清之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后期,也就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这段时间里,郑清之经历了南宋晚期动荡的社会环境,他曾在朝廷担任要职,但因政治斗争而遭遇贬谪。 在这一时期,南宋社会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内外交困。北方金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国内政治腐败、矛盾激化,导致民众生活困苦。在这种背景下,郑清之对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国家命运产生了忧虑。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堪笑翁的敬仰之情,希望对方能以佛教的智慧去化解人间的痛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