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 其五
三经已是太多罗,州去休休更问婆。
个里幸然无一事,何须终日把砖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罗:梵文“契经”的音译,本为线上有窟窿的网,寓意佛教教义如网般连接众生。
州:当指“五台山”,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在佛教中是智慧、学识的象征,所以这里暗含向五台山求教的含义。
婆:可能是“婆婆”的错别字,可能指的是“婆婆姨婆”,是指女性长辈。也可能是指“婆子”,即尼姑的意思。
个里:这里,这个样子。
幸然:幸亏如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郑清之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禅宗佛教的领悟和体验。
首句“三经已是太多罗”,意为禅宗经典虽多,但不必过分执着于文字。次句“州去休休更问婆”,表示修行者应摒弃杂念,保持内心的宁静。
第三句“个里幸然无一事”,意味着在禅修的过程中,要努力达到心中无念的境界。末句“何须终日把砖磨”则告诫人们,在修行过程中,不必过于苛求细节,关键是悟道。
全诗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禅宗佛教的独特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 其五》是南宋文学家郑清之创作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郑清之在这段时间里,虽然担任着朝中官职,但由于时事动荡,他深感忧虑。他的政治抱负在现实环境中难以实现,因此转而关注宗教文化,通过禅宗修行来寻求心灵的慰藉。
在这一时期,南宋王朝正面临着北方蒙古势力的威胁,边境战争不断。而国内政治局势也日益紧张,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对立愈演愈烈。郑清之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对这些情况忧心忡忡。此外,佛教在南宋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许多士大夫都在寻求精神寄托。因此,郑清之在创作这首诗歌时,以禅宗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个人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