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呈林郑二友两绝 其二
声名谷口吾宗秀,风调西湖我辈人。
自是山岩着不得,天教蹔此伴闲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名声和德行如同山谷口边的花朵繁茂,我们这一代人才华横溢;我们的气质和风格如西湖的风韵飘逸,恰如我们这一代人的风采。如此美好的品行和才华在山野之间自然显得格外突出,仿佛是老天特意安排,让我们暂时远离繁忙的生活,享受片刻的宁静与闲暇。
去完善
释义
1. "谷口":这里指的是陕西省咸阳市的谷口,古代秦国的一个城市。
2. "郑清之":字直哉,号虚舟,浙江瑞安人。南宋末年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与友人林郑并称“郑林”。
3. "林郑二友":郑清之的好友,即林郑,此处可能是指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号孤山,北宋著名诗人,其诗以描摹西湖风光为长。
4. "西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5. "山岩":这里是形容山谷险峻的山势。
6. "着不得":表示不能承受、不能接受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偶成呈林郑二友两绝”,意为作者在不经意间写下了这两首诗歌,并向两位友人展示。诗人以平易近人的笔触,展现了他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态度。
诗的首句“声名谷口吾宗秀”,诗人以“谷口”作为意象,暗示出自己就像谷口的那片秀丽风光,将名声深藏其中。同时,通过对自己宗族的赞美,表达出对自己才能和品格的自信。第二句“风调西湖我辈人”,以西湖的美景比喻自己这一代的人才,表达了诗人在同辈中出类拔萃的自豪感。
中间两句“自是山岩着不得,天教蹔此伴闲身”,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渴望能在山林岩石之间,过上宁静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被命运安排,暂时不能摆脱世俗的束缚。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使得整首诗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偶成呈林郑二友两绝 其二》,是由南宋诗人郑清之在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所作。这个时期是南宋后期,也是蒙古帝国开始南侵的时期。
郑清之在这个时期的生活中,因为战争的压迫,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他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从翰林院学士到右丞相,再到辞官回乡,这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北方蒙古帝国的不断入侵,使得南宋政权岌岌可危;而在国内,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土地兼并问题,民众的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这种时代背景,使得郑清之的诗作充满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民生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