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对酒书事

标题包含
春日对酒书事
车马不暂驻,年光如泻波。 人间欢乐少,陌上别离多。 往事祇如此,浮生终若何。 花前一尊酒,得失且高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潘阆(?-1009年),字逍遥,号逍遥子,北宋初年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潘阆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朋友,其中包括当时的名士如范仲淹、欧阳修等。他在文学、音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暂驻:短暂停留。这里指的是车马不停地前行,寓意时间流逝无法挽回。 2. 年光:时光,指时间。 3. 泻波:形容水流急速倾泻,比喻时间流逝快速。 4. 人间:人世间,这里指社会生活。 5. 陌上:田间小路,泛指乡村田野。 6. 祇:仅,只。 7. 浮生:谓人生无常,虚浮无定。 8. 若何:怎么样,怎样对待。 9. 花前:在花前,泛指美好的景致中。 10. 尊酒:杯酒。尊,古代盛酒器皿。 11. 得失:得到与失去,这里表示生活中的一切境遇。 12. 高歌:放声歌唱,抒发豪情壮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对酒书事”为题,从字面上看,诗人是在春天里对着花儿饮酒并写下这些文字。然而,诗歌的内涵却远远超出了表面的意思。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忧郁与焦虑,以及他试图在生活的困境中找到出口的尝试。 首先,诗人描绘了生活的流动性。他以车马和时光的比喻表达了人生匆匆,岁月流逝的观点。这种流动性和短暂性使得生活中的欢乐更加珍贵,却也使得离别变得司空见惯。因此,在诗中,诗人感叹道:“人间欢乐少,陌上别离多。”这句话揭示了人类生活中的矛盾情感——欢乐和离别的并存。 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和未来的困惑。他用“往事祇如此”来暗示自己对过去的感慨,又用“浮生终若何”来表达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诗人不仅思考着自己的生活,也思考着所有人的存在。 最后,诗人寻求慰藉的方式是举杯高歌。通过“花前一尊酒,得失且高歌”的表达,我们仿佛能看到诗人站在春天的花海前,放下心中的忧虑,以饮酒歌唱的方式来对抗人生的无奈。这看似消极的态度,实际上是一种乐观面对生活的勇气。诗人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去平衡内心的矛盾,实现精神的解脱。 整首诗,从诗人对生活的哀愁到寻求慰藉的过程,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人物画像。尽管诗人面临诸多困扰,但他仍然能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对酒书事是北宋著名诗人潘阆的一首词。此词创作于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在这一年间,潘阆作为士人阶层的代表人物,在与世无争的环境中优游岁月,同时又时刻关注着国计民生。在这段时间里,北宋初年的经济开始繁荣,国家逐步走向稳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