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

标题包含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
久客见华发,孤櫂桐庐归。 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 渔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 时闻沙上雁,一一背人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潘阆(?-1009年),字逍遥,号逍遥子,北宋初年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潘阆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朋友,其中包括当时的名士如范仲淹、欧阳修等。他在文学、音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长期在异地生活,见到自己的头发已白如雪。独自乘坐舟船回到桐庐。 初升的月亮并未明亮照耀,而落日的余晖却依旧耀眼。 渔浦的水流湍急,龙山的炊烟轻微。 不时听到沙滩上的大雁,一个个都背对着人群飞翔。
去完善
释义
1. 桐庐:县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2. 钱塘:即杭州。 3. 新月无朗照:指新月之光并不明亮。朗照,明亮地照耀。 4. 落日有余晖:形容夕阳落下时的余光。 5. 渔浦:位于钱塘江的渡口。 6. 龙山:山名,位于钱塘江畔。 7. 烟火微:指龙山上的烟火稀疏。 8. 沙上雁:栖息在沙滩上的大雁。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潘阆从桐庐回到钱塘江畔的旅程中的所见所感的诗。诗人以“久客见华发”开篇,表达了他长年漂泊在外、头发花白的感慨。紧接着,他通过“孤櫂桐庐归”一句描绘了自己独自在船上驶向故乡的景象。随后,诗人在描述旅途中风景时,巧妙运用了新月和落日两种自然景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天色的变化,体现了诗人善于捕捉自然之美的高超技艺。 接着,诗人通过“渔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两句描绘了沿途所见的江边风光。疾风骤浪的渔浦和烟雾缭绕的龙山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生动而美丽的画卷。最后,诗人以“时闻沙上雁,一一背人飞”收尾,借雁群在沙滩上的飞行场景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深厚情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是北宋著名诗人潘阆所作。这首诗意境开阔,描绘了诗人晚年从桐庐返回钱塘时沿途所见的美景。 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具体时间难以确定,大约在960年至1127年之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相对稳定的时期,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在这一时间段里,潘阆人生际遇丰富。他曾任职于朝廷,但因直言不讳而被贬至南方。然而,这段经历并未使他消沉,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在南方的日子里,他游历了众多名山大川,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在一次从桐庐返回钱塘的途中所创作的。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也很重要。北宋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江浙一带,商业繁荣,人文荟萃。钱塘江沿岸更是商贾云集,渔业发达。这些背景都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综上所述,《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这首诗意境优美,反映了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时代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