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人见赠

标题包含
答人见赠
形影何尝问主宾,真风满户养颓龄。 不从田父迷回驾,但有渔人笑独醒。 闲摄高云游沆瀣,静收浮气借光灵。 出门无事谁相喜,只对秋山满眼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复,字履中,号潏水,又号潏水先生。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学者和官员。他的主要活动在宋仁宗和宋英宗时期(1023-1067年)。 李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身形与影子不必刻意问主人和宾客,真正的风尚充满了整个房间,滋养着年老之人。不在田间迷路重回原点,只有渔民嘲笑独自清醒。闲暇时捕捉高空的云朵遨游在天地间,宁静中收集飘渺之气来借取光明的力量。出门在外没有什么事值得高兴,只对着满眼的秋日青山。
去完善
释义
1. 答人见赠:这首诗是作者李复写给别人的回信,“见赠”是指别人给他写诗或者送礼物。 2. 形影何尝问主宾:这句诗的意思是,作者不管主宾之分,都可以接待他们。何尝,表示未曾,这里表示无论谁来都欢迎。 3. 真风满户养颓龄:这句诗是说,作者家里充满了真诚的风气,这种风气让他在这个年纪还能保持活力。真风,真诚的气氛;满户,充满整个房子;颓龄,指老年。 4. 不从田父迷回驾:这句诗是说,作者不会像田父那样迷路而耽误回家。田父,农民;迷,迷失;回驾,回去的车马。 5. 但有渔人笑独醒:这句诗是说,只有那些独立的、清醒的渔人才能理解作者的内心。但,只是;有,存在;渔人,打鱼的人;独醒,独自清醒,这里指独立思考。 6. 闲摄高云游沆瀣:这句诗是说,作者闲暇时喜欢去云游四方,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闲摄,悠闲地行走;高云,高空的云朵;沆瀣,原意是露水,这里比喻大自然的美景。 7. 静收浮气借光灵:这句诗是说,作者在安静的时候能够吸取浮华之气,借助光明的精神力量。静,安静的时候;收,吸收;浮气,浮华之气;借,借助;光灵,光明的精神。 8. 出门无事谁相喜:这句诗是说,出门没有什么事情会让作者感到高兴。相喜,互相高兴,这里可以理解为感到高兴。 9. 只对秋山满眼青:这句诗是说,作者看到秋天的山景,满眼都是青翠的绿色。只对,只是面对;秋山,秋天的山景;满眼青,满眼都是绿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答人见赠”,作者是北宋的李复。诗中以写景抒情为主,表达对生活态度、人生境界的追求和感悟。 首联“形影何尝问主宾,真风满户养颓龄”,以洒脱的形象表达自己不拘泥于世俗礼仪的生活态度。诗人以形影自喻,不受任何约束,表现出独立不羁的精神风貌。同时,在现实生活中,诗人追求真实的风貌,愿在自己的天地里修身养性,享受晚年恬淡的时光。 颔联“不从田父迷回驾,但有渔人笑独醒”,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人生哲学。这里以田父和渔人为象征,表达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不轻易改变初衷,始终保持清醒的人生姿态。 颈联“闲摄高云游沆瀣,静收浮气借光灵”,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清静修身的愿望。他向往悠闲自得的生活,希望能远离世俗纷扰,摒弃浮躁之气,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 尾联“出门无事谁相喜,只对秋山满眼青”,则以寄情山水的方式收尾。诗人在秋天欣赏满眼的青山,心情愉悦,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整首诗把自然美与人格美紧密结合起来,使得诗篇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人见赠》是唐朝诗人李复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在这个时期,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诗歌创作非常活跃。 李复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在朝为官,后辞官归隐。他在官场时,亲身经历了朝廷的腐败和黑暗,深感失望。因此,他在诗中写道:“独卧空床晓,闲翻送老书。无求名利心,自乐困穷居。”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此外,李复还在诗中描绘了他在田园生活中的美好景象:“园花飘锦绣,庭果舞千株。”这些都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总的来说,《答人见赠》这首诗是在唐朝盛世的背景下,通过李复的人生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