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紫岩寺 其一
松岭枫冈势接连,梵宫危傍紫岩前。
夜深钟磬敲清月,日暮楼台锁淡烟。
大抵登临须有分,不因迁谪到无缘。
一程已见佳山水,何惮东川路五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绵延不绝的松岭和枫叶山坡相依相连,佛殿则高高耸立在紫色山岩前方。
到了深夜,钟声撞击着清新的月光;傍晚时分,楼阁亭台被淡淡的烟雾笼罩。
大概是因为游览这些美景需要缘分,否则即便不是因为贬谪而来到此地,也不会有此机缘。
已经欣赏过一段美妙的山水风光,又何必害怕剩下的漫长路程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松岭:松树繁茂的山岭。
2. 枫冈:长满枫叶的山冈。
3. 势接连:地势相互连接。
4. 梵宫:佛教寺庙。
5. 紫岩:指紫岩寺。
6. 钟声磬声:指寺庙内的钟声和磬声。
7. 清月:明亮的月光。
8. 日暮:傍晚时分。
9. 楼台:泛指建筑物的楼顶与平台。
10. 锁淡烟:被淡薄烟雾笼罩。
11. 大抵:大概。
12. 登临:登山游览。
13. 有分:有缘分、幸运。
14. 因:因为。
15. 迁谪:古代官员由于被贬职或被流放而离开原居住地。
16. 东川: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的一条河流。
17. 五千:形容路程遥远。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沈晦的《留题紫岩寺 其一》中,诗人以巧妙的笔触描绘了紫岩寺周围的美景。诗的开篇,诗人通过“松岭枫冈”与“梵宫危傍”的对比,生动地展现出紫岩寺所在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接下来的两句“夜深钟磬敲清月,日暮楼台锁淡烟”则进一步凸显了紫岩寺的神秘气氛和庄重的宗教氛围。
接着,诗人表达了他对山水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他提到,能够欣赏到如此美景的原因并非偶然,而是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份与自然亲近的心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已经足以让人流连忘返,又何必害怕前方的路途遥远呢?
这首诗通过对紫岩寺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坚韧的意志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留题紫岩寺 其一》是南宋诗人沈晦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抒怀的诗。此诗的创作为公元1146年,即南宋绍兴十六年。
在这段时间里,沈晦虽在官场担任要职,但在晚年因战乱和政局变动,一度被罢官、贬谪。这使得他在游历山川时,对自然界的壮丽景观有了更深的感触,同时对个人命运和家国忧思有更多的反思。他通过诗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在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北方中原地区已被金国占领。战乱频仍,民生疾苦,使得许多士人志士对国家前途忧心忡忡。然而,大自然的美景却依然不变,这使沈晦深感欣慰。他在紫岩寺中所见之景,既有寺院的幽深宁静,又有自然的瑰丽壮观,不禁使他思绪万千,感慨良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