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围棋
午香帘影静浮华,对面机心万里赊。
夹骑倒戈窥虎穴,乱乌横阵占鸥沙。
当人不让争先著,袖手须饶老作家。
欲访烂柯山下客,洞深春染碧桃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午饭香气弥漫静谧尘世,对面心机深藏深邃遥远。
纷争之下有人倒戈相向,混乱之中群鸦抢占沙滩。
奋勇争先令人难以阻挡,袖手旁观还需尊重前辈。
想要寻访烂柯山下的隐士,幽深洞口春色涂抹碧桃花。
去完善
释义
1. 午香:指正午的香气。这里借指安静的环境。
2. 帘影:指窗帘的投影。这里代指安静的读书环境。
3. 浮华:繁华的景象。这里表示喧闹的尘世。
4. 机心:心机,计谋。这里形容下棋时的思考过程。
5. 万里赊:形容棋局的广大,双方距离遥远。
6. 夹骑倒戈:形容下棋时攻击对方的过程。
7. 窥虎穴:比喻对对方的弱点进行观察和攻击。
8. 乱乌横阵:形容棋盘上的混乱局面。
9. 占鸥沙:比喻占据有利地形。
10. 当人不让:指在围棋对弈中,要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11. 争先著:争夺先机。
12. 袖手:把手藏在袖子里,形容不参与某事。
13. 老作家:指有经验的棋手。
14. 烂柯山:古代传说中的一座山,山下的客人指的是围棋高手。
15. 洞深春染碧桃花:指烂柯山的美丽景色。
去完善
赏析
《咏围棋》是清代诗人缪鉴创作的一首描绘围棋的诗歌。这首诗歌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围棋的棋局变幻和智谋博弈,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于围棋艺术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联“午香帘影静浮华,对面机心万里赊”,描述了围棋对弈的场景。在午后的宁静氛围中,两位棋手相对而坐,进行着一场智慧的较量。“万里赊”形容双方的距离虽远,但内心却都在揣摩对方的意图,展现出棋局的紧张气氛。
颔联“夹骑倒戈窥虎穴,乱乌横阵占鸥沙”,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围棋棋盘上的战况。“夹骑倒戈”形象地展示了双方在进攻与防守中的策略调整;“乱乌横阵”则刻画了局势的混乱与变化莫测。这些词语都突显了围棋博弈的激烈程度。
颈联“当人不让争先著,袖手须饶老作家”,表现了棋手们在对弈时的积极竞争精神和尊重前辈的态度。诗人强调,在围棋比赛中,年轻选手要努力争取胜利,但也要给经验丰富的老作家留有余地。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围棋中,也具有普遍意义。
尾联“欲访烂柯山下客,洞深春染碧桃花”,借用了“烂柯山”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围棋历史的敬意以及对围棋艺术的执着追求。在这个故事中,樵夫因观棋而忘却时间,斧柄烂掉,用以象征围棋的魅力及其哲学内涵。
综上所述,《咏围棋》这首诗通过对弈场景、战况描绘以及人生哲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围棋艺术的形象,同时传递出诗人对于围棋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围棋》是清朝诗人缪鉴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围棋的规则和技巧,以及围棋对弈者的智慧和谋略。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缪鉴对于围棋的热爱和深刻理解。
首先,我们要了解诗人缪鉴的背景信息。缪鉴(1697-1775),字去瑕,号鉴湖,江苏苏州人。他生活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是清代著名的学者、书法家和诗人。他在文学、历史、地理等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书法和诗词创作。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咏围棋》这首诗创作于清朝康熙、乾隆年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围棋在这个时期也非常流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通过围棋来展现自己的智慧和才情。
再次,我们要关注这个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人生际遇。缪鉴一生勤奋好学,诗词歌赋无所不通,但在科举考试中却屡屡受挫。他曾在乾隆年间担任过湖北按察使,后因故辞官回乡。在回乡期间,他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最后,我们要了解一下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康熙、乾隆年间,清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围棋在这个时期非常流行,许多文人都喜欢通过围棋来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情。此外,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还热衷于交流切磋棋艺,提高自己的棋艺水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