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
甚矣吾衰矣,深居不用名。
瘦因诗思苦,贫为利心轻。
有竹堪医俗,无花可问盟。
醉眠闲听雨,饥鼠啮书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已经老得厉害啦,静静地居住在角落里不再追求名誉。
消瘦是因为我的诗歌思考充满了痛苦,贫穷让我对名利看得很淡。
我有竹子可以用来医治世俗的烦恼,没有花朵可以呼唤朋友们一起谈谈人生理想。
我会在雨声中醉酒而眠,听着饥饿的老鼠咬啮着那盏油灯入睡。
去完善
释义
1. 甚矣吾衰矣:表达了作者对自身衰老的感慨。其中“甚矣”是古汉语中的一种感叹表达方式,相当于“很”或“非常”的意思。
2. 深居不用名:指作者隐居山林,不问世事,不追求名利。深居,即隐居于山林;不用名,不求名利的意思。
3. 瘦因诗思苦:作者因为思考诗歌创作而变得消瘦。这里“瘦”指身体瘦弱,“因”表示原因,“诗思”指写诗时的思绪,“苦”表示艰苦。
4. 贫为利心轻:作者视金钱利益为身外之物,生活虽贫困却心灵富裕。这里的“贫”指的是经济贫困,“为”表示因为,“利心轻”是指不把利益看得太重。
5. 有竹堪医俗:意思是竹子可以治愈世俗的烦恼。这里的“有竹”指拥有竹林的环境,“堪”表示可以,“医俗”指治疗世俗的毛病。
6. 无花可问盟:意味着没有花可以寄托爱情。这里的“无花”指没有花朵,“可问盟”表示无法寻找爱情的寄托。
7. 醉眠闲听雨:作者在醉酒之后聆听雨声,享受悠闲的生活。醉眠,指喝醉后入睡,闲听,意为静静地聆听。
8. 饥鼠啮书檠:描述了老鼠饥饿时在啃食灯架的情景。这里的“饥鼠”指饥饿的老鼠,“啮”指啃咬,“书檠”指放置书籍的架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贫困生活和与竹子为伴的情景,表达了对于世俗的鄙弃和对高洁品性的追求。其中,“瘦因诗思苦,贫为利心轻”两句尤为生动,传达出诗人坚守信念,不为名利所动的坚定决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竹》这首诗出自清朝诗人缪鉴之手,创作于康熙年间。此时正值清朝鼎盛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缪鉴年岁已高,早已远离了世俗的纷扰和官场的纷争。他的晚年生活过得闲适恬静,以山水为伴,与诗书为友,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这种心境使得他能够敏锐地观察到生活中的美好,对竹子这一自然景象产生了深厚的情感。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竹子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被认为具有坚韧不屈、虚心有节的品质。许多文人墨客都将竹子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和精神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因此,缪鉴在《题竹》一诗中所表达的对竹子的赞美,实际上是他对自己高尚品质和人生态度的肯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