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书院壁间碑
天上真龙去不回,世间凡马谩争驰。
少年气习今犹在,袖手时来省断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上的真龙已经离去不返,世间的凡马仍在不断争逐奔驰。
少年的意气现在还依然存在,放下手来不时前来审视那些断裂的古碑。
去完善
释义
天上真龙去不回:真龙指贤能之士。天上真龙,比喻朝廷中离去的高级官员或具有极高德行的人才。这里可能暗示指贤能之士已远离官场。
世间凡马谩争驰:凡马指平庸之辈。这句诗是说世间的平庸之人仍在争夺名利地位。
少年气习今犹在:这里的少年代指具有朝气的年轻人,气习是指他们的性格特征。这句话的意思是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依然存在于当今时代。
袖手时来省断碑:表示作者有时候会抽身出来,关注历史上的断碑遗迹。袖手表示不参与世事纷争,省断碑则是反思历史的行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题书院壁间碑》是裘万顷的一首描绘自己心境的诗歌。诗中“天上真龙去不回,世间凡马谩争驰”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世俗之争的嘲讽。他用“真龙”和“凡马”比喻自己的才华与他人的庸碌,暗示出只有自己才是真正的英才,不屑于与凡夫俗子一较高下。
接下来的两句“少年气习今犹在,袖手时来省断碑”则是诗人感叹时间流逝,回首过去,少年的豪情壮志依然如故,只是现在更多的则是冷静地观看这个世界,时常抚摩着断碑,回味过往的时光。这里“省断碑”象征着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审视与回顾,也表达了诗人执着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豪迈的姿态展示了一个才子的骄傲和无奈,既有豪情万丈的壮志,又有岁月蹉跎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书院壁间碑》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裘万顷所作。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这段时期,裘万顷因忧国忧民而名声大噪。他在诗歌中表现出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同情。此外,裘万顷还对北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民族矛盾深感痛心,这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悲壮的色彩。
在南宋时期,儒家思想继续影响着社会和文化。书院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场所,成为了传播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裘万顷作为一位儒生,对书院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书院的墙壁上题诗,表达了对书院精神的敬仰和对教育的关注。
综上所述,《题书院壁间碑》这首诗反映了裘万顷在南宋时期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以及对书院精神的敬仰。这些情感都深深地融入了诗人的创作中,使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浓厚情感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