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赠含曦上人

标题包含
寄赠含曦上人
楞伽大师兄,夸曦识道理。破锁推玄关,高辩果难揣。 论语老庄易,搜索通神鬼。起信中百门,敲骨得佛髓。 此外杂经律,泛读一万纸。高殿排名僧,执卷坐累累。 化物自一心,三教齐发起。随钟嚼宫商,满口文字美。 商贾女郎辈,不曾道生死。纵遇强礼拜,雅语不露齿。 劈破天地来,节义可屈指。季展即此僧,孤立无依倚。 近来爱作诗,新奇颇烦委。忽忽造古格,削尽俗绮靡。 假如慵裹头,但勤读书史。切磋并工夫,休远不可比。 怜僧无远□,信佛残未已。貌古饶风情,清论兴亹亹。 访余十数度,相去三五里。见时心亦喜,不见心亦喜。 见时谈谑乐,四座尽角嘴。不见养天和,无人聒人耳。 昨朝披雪来,面色赤靴靴。封灶养黄金,许割方寸匕。 泥丸佛□教,怛化庄亦耻。未达不敢尝,孔子疑季子。 药成必分余,余必投泥里。不如向阳堂,拨醅泛浮蚁。 麹米本无愆,酒成是法水。行道不见心,毁誉徒云尔。 雪晴天气和,日光弄梅李。春鸟娇关关,春风醉旎旎。 道上正无尘,人家有花卉。高僧有拄杖,愿得数觏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卢仝(约795年-835年),字玉川,唐朝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他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韩愈、孟郊等人并称为“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卢仝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性格孤傲...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师兄智慧出众,见解独到,领悟各种经典之深奥,令人敬佩。无论是儒家的《论语》、老庄的《道德经》,还是佛教的经典,你都了如指掌。此外,你还广泛阅读了各类经书律法,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气质高雅。你的魅力无法言喻,吸引着无数男女向你请教。你的节义与忠诚无可挑剔,你文采斐然,诗词新颖,让人耳目一新。你的清净与风度,使得众人纷纷前来拜访,与你结交。而你的心胸宽阔,无论见到你还是见不到你,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你的友谊珍贵而深厚,令人向往。愿你永远在知识和智慧的阳光中生活,给人带来无尽的启迪和温暖。
去完善
释义
1. 楞伽:佛教经典之一,是禅宗的重要经典,这里借指学问之深奥。 2. 夸曦识道理:赞扬含曦和尚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 3. 破锁推玄关:形容含曦和尚悟性高超,能够破除障碍,通达佛法的奥秘。 4. 论语老庄易:儒家的经典著作,这里用来形容含曦和尚学识渊博。 5. 起信:佛教经典之一,讲述佛陀成道的经过,这里借指佛教教义的深入研究。 6. 一心:佛教术语,表示心境的纯净。 7. 三教齐发起:指含曦和尚对儒释道三教的融会贯通。 8. 商贾女郎辈:指世俗之人,这里用来比喻他们对生死之道的不理解。 9. 节义可屈指:称赞含曦和尚品德高尚,操守坚定。 10. 季展:唐代僧人,这里用来比喻含曦和尚的高洁品质。 11. 慵裹头:指含曦和尚不追求虚名,内心淡泊。 12. 纷拙:形容含曦和尚的诗才横溢。 13. 惜僧无远□:惋惜含曦和尚没有远离尘世纷扰。 14. 箴化庄:庄子哲学的核心观点之一,这里用来赞美含曦和尚的智慧。 15. 泥丸:道家修炼的一种方法,这里用来形容含曦和尚的修行境界。 16. 麹米:制作酒的原料,这里用来象征佛法的无罪。 17. 拨醅泛浮蚁:描述酿酒的过程,这里用来象征佛法的传播。 18. 雪晴天气和: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这里用来赞美含曦和尚的心境。 19. 高僧有拄杖:借用拄杖的意象,表达对含曦和尚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赏析
楞伽大师兄,描绘出含曦上人的博学多才。诗人卢仝借此赞美其学问之渊博与精深。通过破锁推玄关等手法,展现出这位僧人通晓儒、释、道三家之理的深厚功底。诗人描述他熟练地阅读各种经书,受到人们的敬仰,以此凸显其才华横溢的风貌。 这首诗生动展现了含曦上人独特的个性魅力。一方面,他对商贾、女郎等世俗之人表现得不拘小节;另一方面,他在佛教信仰上坚定执着。同时,他还热爱诗歌创作,具有敏捷的诗才和创新意识。面对不同身份的人,他能自如应对,展示出独立不羁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构建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对与含曦上人交往的描述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在结尾部分,卢仝以期盼的目光希望再次与其相见,共享美好时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赠含曦上人》是唐代诗人卢仝的一首古风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含曦上人的深情厚谊和敬仰之情。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世纪末,正值大唐盛世的尾声。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风气开放,文化艺术繁荣,许多文人士大夫都乐于结交高僧,探讨禅理,以求心灵上的解脱。 卢仝本人性格豁达,善于交际,他与含曦上人是多年的朋友。在这首诗中,卢仝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友人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友人超然物外的境界和对佛法的深刻领悟的敬意。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唐朝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寻求心灵的慰藉。在这样的背景下,卢仝通过对含曦上人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