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萧君姬人弹琴
弹琴人似膝上琴,听琴人似匣中弦。二物各一处,
初时天山之外飞白雪,渐渐万丈涧底生流泉。
风梅花落轻扬扬,十指干净声涓涓。昭君可惜嫁单于,
关山险隔一万里,颜色错漠生风烟。形魄散逐五音尽,
金尊湛湛夜沉沉,余音叠发清联绵。主人醉盈有得色,
拂衣屡命请中废,月照书窗归独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弹奏者如同膝上的古琴,聆听者仿佛是琴中的弦线。两者各自独立。
开始时,天山之外飘起白雪;接着,万丈深渊之下涌出清泉。
风中的梅花轻轻飘落,手指在琴键上轻盈地跳跃,乐声婉转低回。令人惋惜的是,昭君却嫁给了匈奴的单于,
被险峻的关山相隔万里的她,容颜在漠北的风烟中变得沧桑。
美妙的音乐消散在空中,只剩金杯里的美酒,夜色深沉。余音依然袅袅,绵延不绝。
主人陶醉在这音乐之中,满怀喜悦。他不断请求结束演奏,拂袖而去。只有月光洒在书窗之上,我独自入睡。
去完善
释义
【天山】位于中国新疆地区,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昭君】指王昭君,西汉时期和亲匈奴的代表人物。
【单于】匈奴首领的称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听萧君姬人弹琴》描绘了听琴与弹琴之间的互动,以琴声比喻为天山之外飞白雪和万丈涧底生流泉的景象。诗人通过描述昭君出塞的故事,反映了古代音乐演奏的美妙以及人们对音乐的热爱。在欣赏这美妙的音乐过程中,诗人和主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最后,当乐曲结束后,月光洒在书窗上,留下诗人独自回味这份美好。整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人们沉浸在其中的愉悦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听萧君姬人弹琴》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约在唐代中晚期,公元8世纪至9世纪之间。这个时期,由于安史之乱的影响,社会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文化艺术仍然繁荣发展,如杜甫、李白等诗人活跃在这个时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卢仝是唐代著名文人,他的诗才横溢,尤其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人生哲理。他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期,经历了战争和离乱之苦,这些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在这首《听萧君姬人弹琴》中,卢仝通过对音乐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包括当时的社会风气。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期,音乐艺术在当时非常发达,人们喜爱音乐,认为音乐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因此,诗歌中的“闻君古意有清风”等诗句,既是对音乐的赞美,也是对音乐功能的肯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