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
意智未成百不解,见人富贵亦心爱。等闲对酒呼三达,
厨中玉馔盈金盘,方丈厌见嫌不餐。飞鹰跃马实快性,
昨朝惆怅不如君,今日悲君不如我。否泰交加无定主,
三五图书旧揣摩,五千道德新规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尚未理解清楚的事情众多,看到别人的财富也心生羡慕。闲暇时喝酒欢歌,觥筹交错间品味佳肴美味,碗中的美食堆满金盘,却厌倦了这样的生活而不愿再去品尝。纵马驰骋、鹰击长空实为让心情愉悦之事,昨天还感叹生活不如他人如意,今天就又为自己感到悲哀。世间的好坏交替,谁又能把握得住呢?在古老的书籍中汲取知识,遵循新的道德规范。
去完善
释义
《杂兴》:这是一首描述人生无常与心灵追求的诗篇。
注释:
1. 意智未成百不解:意为才智尚未成熟时诸多疑惑难以理解。
2. 见人富贵亦心爱:看见别人富贵也会心生羡慕。
3. 等闲对酒呼三达:寻常之间举杯畅饮以宣泄情感。
4. 厨中玉馔盈金盘:厨房里的美食摆满金盘,形容丰盛的宴席。
5. 方丈厌见嫌不餐:厌烦了大鱼大肉不愿进食。
6. 飞鹰跃马实快性:犹如猎鹰般矫健,驾驭骏马勇往直前,真实地表达出内心的愉悦。
7. 昨朝惆怅不如君:昨天还为你感到惆怅,觉得自己不如你。
8. 今日悲君不如我:今天又觉得悲伤,因为你现在的情况还不如我。
9. 否泰交加无定主:福祸难料,世事无常,没有谁能够一直处在顺境或逆境中。
10. 三五图书旧揣摩:三五指汉代经学家郑玄的三部经典与纬书,表示作者曾研读古书,探索学问。
11. 五千道德新规矩:“五千”指《道德经》,这里表示新的道德规范不断涌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杂兴”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反思。诗中的“意智未成百不解,见人富贵亦心爱”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即便心智尚未成熟,无法理解众多事物,但仍对他人的财富和地位抱有羡慕之情。
接下来,“等闲对酒呼三达,厨中玉馔盈金盘,方丈厌见嫌不餐”描述了诗人在闲暇时纵酒欢歌的情景,以及面对丰盛佳肴却毫无兴趣的态度。
“飞鹰跃马实快性”则表现了诗人追求豪放不羁、畅快人生的愿望。然而世事无常,昨日还在享受荣华富贵,今朝却可能陷入困顿,正如“昨朝惆怅不如君,今日悲君不如我”所表达的。
最后,诗人提出了“否泰交加无定主”的观点,认为人生起起落落,无人能够左右自己的命运。在这种观念之下,诗人选择了“三五图书旧揣摩,五千道德新规矩”来为自己的生活寻找方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兴》是唐代诗人卢仝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794年左右,正值唐朝中晚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卢仝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民间疾苦,因此在他的诗中常常流露出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卢仝的一生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的追求。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在这首《杂兴》中,卢仝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当时农村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