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友人游蜀

标题包含
送友人游蜀
东堂虽不捷,西去复何愁。蜀马知归路,巴山似旧游。 星临剑阁动,花落锦江流。鼓吹青林下,时闻祭武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频,字德新,唐宣宗大中元年(857年)进士。他的生平事迹主要如下: 1. 早年经历:李频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为日后的文学成就打下了坚实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虽然未能在东堂取得胜利,但向西前行又有何忧虑?四川的马儿熟悉回家的路,巴山像以往一样美好。星星照耀着剑阁,花儿在锦江上漂流。在绿树成荫的地方吹奏乐器,不时听闻有人祭奠武侯。
去完善
释义
1. 东堂:指朝廷官署或太学。这里指考试场中未中举。 2. 不捷:不中举。 3. 西去:前往西边。这里指的是前往四川。 4. 蜀马:指四川地区的马。 5. 归路:回家的路。 6. 巴山:指四川境内的巴山山脉。 7. 剑阁:古代剑南节度使所在地,今四川剑阁县。 8. 锦江:成都平原上的主要河流之一。 9. 鼓吹:演奏音乐的一种形式,这里指音乐。 10. 青林:成都附近的青城山。 11. 祭武侯:祭祀诸葛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一首送别诗,写给即将离开的朋友前往四川(古代称蜀)的旅程。诗人通过对旅途风景和历史古迹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美好祝愿。 首联以诗人的自我调侃开篇,“东堂虽不捷,西去复何愁?” 表达诗人虽然自己在仕途上并不得意,但对朋友即将开始的旅程并没有感到担忧和忧虑。这种乐观的态度,体现了诗人豁达的心境和真挚的情感。 颔联通过“蜀马知归路,巴山似旧游”描述了朋友将要踏上熟悉的道路,再次探访巴山的情景。这里,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马儿情感和意识,使其具有人性化的特征,生动地表达了朋友对蜀地的了解和热爱。同时,这里的“旧游”也暗示了朋友曾经到过这个地方,为下文描述巴山景色做了铺垫。 颈联进一步刻画了蜀地风景的美丽和历史的厚重。诗人用“星临剑阁动,花落锦江流”来形容朋友将要途经的剑阁和锦江。在这里,星星仿佛被剑阁的壮丽所感动,纷纷飘落下来;锦江上的花朵随着江水漂流,营造了一幅美丽而浪漫的画面。同时,这两句诗还传达出诗人对四川悠久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朋友们平安旅程的祝愿。 尾联则以“鼓吹青林下,时闻祭武侯”收尾,提到朋友在旅途中可能会遇到祭拜诸葛亮的仪式。这是对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表示敬仰之情的方式,也是对朋友未来旅途的美好期许——愿他们在成都一带旅行顺利,继承和发扬蜀汉文化的遗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送友人游蜀》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频。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开的朋友的留恋和祝愿。创作时间是公元756年,正值安史之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个特殊时期,李频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想,始终坚持创作。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当时的社会环境也非常复杂。安史之乱导致唐朝国力衰败,社会矛盾激化。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军旅,希望能为国家效力。李频的好友也将踏上前往四川的征途,加入平叛的行列。 在这首诗中,李频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他希望友人能够在蜀地取得辉煌的成就,为国效力。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归来。这首诗展现了李频深厚的友情和对国家社会的担当精神,使其成为一首具有时代意义的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