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凝上人成都看药市
蜀山富奇药,野老争藏收。
九日来成都,塞断长仪楼。
权豪竞夺去,万金未得酬。
问师杖头钱,免渠失笑不。
久通安乐法,况复形骸忧。
知师不应尔,肆意作嬉游。
传闻不死草,往往落鉏耰。
我欲前市之,请以道眼搜。
屑屑治编简,一室方自囚。
世涂败人意,寄语韩伯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四川一带盛产珍稀草药,村民们纷纷收藏种植。
九月时来到成都,繁华的商贾往来络绎不绝。
权势豪强竞相抢夺,即使花费巨额金钱也难以求得。
请问老师的手头是否宽裕?能否借予我而不让我失望?
您深谙安逸快乐的法门,又何必为此担忧?
我知道老师不会拒绝我,让我们一起尽情嬉戏游玩吧。
传说有种不死的仙草,常常落在农具上。
我想要到市集去寻找它,请您用慧眼帮我识别。
您忙碌地整理书籍,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世俗令人失望,请告诉韩伯休这个情况。
去完善
释义
1. 蜀山:指四川境内的山川。
2. 奇药:罕见而珍贵的药物。
3. 野老:乡野间的老者。
4.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5. 长仪楼:位于成都的一座高楼。
6. 权豪:有权势的人。
7. 安乐法:佛教中的安乐法门,指的是远离痛苦的方法。
8. 形骸:肉体。
9. 不应尔:不应如此。
10. 肆意:放纵自己。
11. 嬉游:游玩。
12. 不死草: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13. 鉏耰:锄头和捣土用的木棒,这里代指耕种。
14. 市之:购买它。
15. 以道眼搜:用佛家的慧眼看清楚事物本质。
16. 屑屑:忙碌的样子。
17. 治编简:整理书籍。
18. 一室:一个人独居的地方。
19. 自囚:自我禁闭,形容独自潜心研究。
20. 韩伯休:东汉隐士,此处借用其名表达作者对世俗的厌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王灼对四川药材市场的观察与思考。首先描绘了四川丰富的药材资源,引得众多百姓争相收藏。而后讲述九月时药市的盛况,人们竞相购买药材,即使花费千金也无法求得。诗中询问僧人是否准备好足够的资金以避免被嘲笑,暗示了市场交易的竞争激烈。诗人提到长久以来已经习惯了安宁快乐的修行生活,但还是无法避免身外之物的忧虑。诗人认为僧人不应该如此世俗,应该自由自在地游玩。接着诗人听说有一种不死的草药,但是需要小心寻找,自己正忙着整理书稿,无暇他顾。最后,诗人感叹世态炎凉,告诉韩伯休要当心。整首诗既反映了药市的繁荣景象,又表现出诗人的隐逸之志和静观世界的超脱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