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衣词
手织白纻纤且长,生著宜热熟宜凉。
以比妾心齐素洁,制成游子远衣裳。
君心相厚未相薄,衣来还得称君目。
愿君服之无弃捐,映君颜貌长如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寄衣:古俗,诗文中多用以指妻子寄给远行丈夫的寒衣。这里用做题目可以理解为作者写给远方亲人的衣服的诗歌。
2. 白纻:白色麻布,多用于制作夏装。
3. 纤且长:形容布料细长白。
4. 生著宜热熟宜凉:生穿适合暖身,熟洗适合凉爽。形容衣物适应性广。
5. 妾心齐素洁:比喻妻子对丈夫的情感如同白衣一样的纯洁无暇。
6. 制成游子远衣裳:制作完成要寄给远方游子的衣物。
7. 君心相厚未相薄:虽然我对你的情感深厚,但不会给你带来负担。
8. 衣来还得称君目:送来的衣物还要符合你的审美。
9. 无弃捐:不要丢弃不要浪费。
10. 映君颜貌长如玉:愿你穿着它显得容颜如玉石般长久美好。
去完善
赏析
翁卷的这首《寄衣词》是表达妻子对离家游子的关爱与思念之情。诗中,诗人通过对衣物制作过程的描述,展现出妻子为丈夫精心准备衣服的真挚感情。首联通过“白纻”和“纤且长”表现出衣物的精美和舒适,同时也寓意着妻子对丈夫的深情厚谊。颔联则以衣物为载体,表达了妻子心灵纯洁、品质高尚的品质。颈联则进一步暗示了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寄托着妻子的期望和祝福。尾联则希望丈夫穿着这衣服,容颜依旧如碧玉般温润如玉,表达了对丈夫健康、长寿的祝福。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女性细腻温柔的性格特征和对家庭深深的责任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衣词》是南宋诗人翁卷的一首五言古诗,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这一时期,南宋朝廷腐败,民生疾苦,而金兵南下侵扰,民族矛盾尖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翁卷以他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创作了这首具有强烈现实关怀的诗作。
翁卷本人出身贫寒,长期过着漂泊流离的生活。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屡次不第,这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关注民生疾苦,表达了他对百姓生活的关切之情。在《寄衣词》中,他以女子的口吻,描述了她为出征戍边的丈夫寄送寒衣的情景,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忧虑,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困苦的现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