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墨工
客来投我一点漆,快汲清泉洗端石。
晴窗净几试一挥,错落精神光照日。
如此妙质奇复奇,变化纵横随所施。
可怜自有不自宝,日用纷纷谁得知。
愿言莫染荒唐辞,亦莫随俗供妍媸。
杂学支离二千载,汗牛充栋终何为。
由来此物自神圣,妙不可言那可尽。
分明宇宙在毫端,万古糊涂人不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有人拿来点漆给我,赶紧用清澈的泉水清洗砚台。
晴天打开窗户,洁净的桌案上试着挥毫一番,书法的韵味如同阳光照耀。
如此美妙的品质真是奇特又奇妙,变化多端、收放自如。
遗憾的是它自身的价值并未被珍视,日常使用时并没有多少人了解它的珍贵。
希望不要沾染荒谬之词,也不要跟随时俗去迎合美丑。
那些繁杂纷乱的知识已经流传了两千年,书籍之多即使挤破了仓库又能如何?
自古以来这种技艺本身就具有神圣的光环,美妙得难以言说。
分明宇宙间的大道尽在笔端,可惜千年来的糊涂人都不信。
去完善
释义
1. 客来投我一点漆:“投”即投入、赠送;“点漆”是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墨汁的浓黑如漆。
2. 快汲清泉洗端石:“汲”为汲取,“端石”是一种制砚的名石。意为快速汲取清泉洗净端石,准备研墨。
3. 晴窗净几试一挥:“晴窗”指明亮的窗户,“净几”则指干净的桌子。描述在明亮的光线下,在干净的桌子上试写书法。
4. 错落精神光照日:指书法作品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来的错落有致的精神面貌。
5. 如此妙质奇复奇:赞美书法作品的高超技艺和奇妙结构。
6. 变化纵横随所施:“纵横”形容笔势的自由奔放,“随所施”意指根据需要任意挥洒。
7. 可怜自有不自宝:指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价值,但作者自己却没有珍视。
8. 日用纷纷谁得知:描述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忙碌,很难发现这些作品的珍贵之处。
9. 愿言莫染荒唐辞:表达希望作品不要被浮夸的言辞所玷污。
10. 亦莫随俗供妍媸:“妍媸”指美丑,表示不要随大流去追求美丑,而是保持自己的特色。
11. 杂学支离二千载:感叹杂学过多导致支离破碎,两千载表示很长时间。
12. 汗牛充栋终何为:形容书籍之多,探讨其存在意义。
13. 由来此物自神圣:表明书法艺术自有一种神圣感。
14. 妙不可言那可尽:赞叹书法艺术的奇妙无法完全用语言表达出来。
15. 分明宇宙在毫端:将宇宙万物比拟于毛笔尖上,极言书法艺术包罗万象。
16. 万古糊涂人不信:讽刺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不相信书法艺术的价值。
去完善
赏析
《赠墨工》是宋代诗人钱时的一首题赠诗。这首诗通过对墨工的赞美和对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首联写墨工来访,带来一点漆,作者赶紧用清泉洗净端石,准备制作墨。这里的“一点漆”和“快汲清泉”形象地描绘了墨工的热情和作者的期待。
颔联描绘了墨的制作过程,在晴朗的窗户和干净的几案上,墨散发出精神的光彩,照得满屋明亮。这里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墨的精神品质。
颈联进一步赞美墨的神奇变化,它可以随着使用者的意愿而施展各种技艺,但可惜的是,墨本身并不珍视自己的价值,所以在日常的使用中,很少有人能认识到它的珍贵。
尾联则表达了对墨工的期望,希望他不要沾染荒唐的言辞,也不要随俗迎合市场的需求。作者认为,虽然墨有着神奇的特性,但它并没有被充分认知和重视,这是因为人们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形式和技巧,而忽视了真正的艺术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墨工》是南宋诗人钱时的一首题赠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的入侵和朝廷的腐败,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均受到严重破坏。然而,这也促使了文人士大夫们在文化艺术领域寻求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在这种背景下,诗歌成为了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钱时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文人,他在政治上不得志,但在文学上却有着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作品多表达了个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在《赠墨工》这首诗中,钱时以墨工为对象,通过赞美墨工技艺的高超,表达了对自己才学的自信和对艺术的热爱。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朝廷昏庸的不满。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钱时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才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