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被檄出城

标题包含
被檄出城
引却东风觱栗声,竹舆如半作春行。 山中祗怪天能窄,栈外方知地本平。 黔袂炼{上艹下都}斜屋小,黄缨淘矿乱砂明。 终年一饱难如许,愧尔炉熏管送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咨夔(1176年-1236年),字舜俞,号平斋,浙江临安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直言敢谏著称。 洪咨夔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中进士,历任国子正、太常博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让春风悄然退去,我们的竹车在春日里缓缓前行。 山中的狭窄让人惊奇,出了栈道才发现地面其实是平坦的。 在破旧的屋子里打着瞌睡,眼前尽是黄帽、乱石与淘金的人群。 在这种地方,吃饱一顿饭都是不容易的事,惭愧的是,他们还得照料那些烟囱里的炉火。
去完善
释义
1. 引却东风觱栗声:这句诗描写的是春天时节的景致。“引却”表示减退,“东风”指春风,“觱栗声”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声音。 2. 竹舆如半作春行:这句意味着在春意盎然的季节中,乘着竹制的交通工具出游。“竹舆”指的是用竹子制作的简易轿子。 3. 山中祗怪天能窄:诗人在这句表达了山中景色带给他的感受,山里的天空显得比平原地带要狭窄许多。 4. 栈外方知地本平:走出山区险峻的栈道,才领悟到大地本来的平整。 5. 黔袂炼{上艹下都}斜屋小:诗人使用了炼{上艹下都}这个古字,意为艾草。这里描述的是在山区中看到的人们身着黑色的衣袂,居住在简陋的小屋里。 6. 黄缨淘矿乱砂明:这句描绘了矿工们在淘选金沙时的忙碌情景,黄色的草帽与四处飞扬的砂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7. 终年一饱难如许:表示一年之中难以保证温饱的生活条件,显示出诗人的同情心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8. 愧尔炉熏管送迎:这句中的“炉熏”代表厨房炊烟,象征着家中生活的温馨,而“管送迎”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以及恬淡的心境。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被檄出城》中,诗人洪咨夔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首先,他用“引却东风觱栗声”表达了春天的到来,用“竹舆如半作春行”描述了自己的出行方式。接着,他通过“山中祗怪天能窄,栈外方知地本平”表达了自己在山中和栈道上的不同感受。接下来,他用“黔袂炼{上艹下都}斜屋小,黄缨淘矿乱砂明”描绘了劳动人民的辛勤景象。最后,他以“终年一饱难如许,愧尔炉熏管送迎”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劳动的赞美。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被檄出城》是南宋诗人洪咨夔在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所创作的。此段时间洪咨夔人生经历颇为丰富,曾任职通判、监司等职务,后因故受到贬谪。绍熙年间,南宋朝廷政治斗争激烈,洪咨夔身处其中,对政局有深切体会。因此他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这首诗的背景反映了南宋时期的内政纷争和社会矛盾。当时,蒙古势力逐渐崛起,威胁到南宋疆土安全,而朝中权臣争权夺利,导致政治腐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洪咨夔既感受到个人命运的波折,又忧虑国家局势的危机,从而创作出这首满怀感慨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