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叔介逆妇归过通义为置酒远景楼饯之
夜雨洗绿野,平池磨青铜。
共登百尺楼,遂享万里风。
远自木末来,大音中笙镛。
盛夏安得此,正是飞廉慵。
为我解炎蒸,举觞谢天公。
君行亦快哉,轻舟疾归鸿。
闺中当更喜,新凉入房栊。
可赓白头吟,写之以丝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晚的雨洗涤着绿色的田野,平静的水面映衬着青铜的光泽。
我们一同登上百尺高楼,共享着万里的清风。
远远地从树林尽头传来声音,如同笙与镛的合奏。
在炎炎夏日里怎么能有这般美好?这正是飞廉在偷懒的时候。
它为我驱散炎热,我举杯感谢上天的恩赐。
你在行走时也感到快乐,小船如同归鸿般迅速返回。
我想在深闺中的她也会更高兴,新来的凉爽已经进入了房间。
我们可以一起续写下白头的诗篇,用丝桐弹奏出那旋律。
去完善
释义
1. 宇文叔介:诗人所提到的一个人物,具体身份不详。
2. 逆妇:这里指的是宇文叔介迎接他的妻子回家。
3. 通义:指通义县,位于今江苏省南部一带。
4. 晁公溯:宋朝诗人,本名晁冲之,字茂深,号具茨山人,曾做过地方官吏。
5. 夜雨洗绿野:描述夜晚的雨水洗净了原野的绿色。
6. 平池磨青铜:指平静的水面映照出青铜色的光泽。
7. 百尺楼:高度约为三十米的楼,这里用来形容高楼。
8. 万里风:指来自遥远地方的风,形象地描绘了清风拂面之感。
9. 木末:树木的末梢,这里借指远方的风景。
10. 大音:指大自然的声音,如风声、水声等。
11. 中笙镛:形容声音犹如钟磬之声,悦耳动听。
12. 飞廉:神话传说中的风神。
13. 举觞:举起酒杯敬酒。
14. 谢天公:感谢天意,表达对自然界的感激之情。
15. 轻舟疾归鸿:形容船只行驶得很快,就像归鸿飞行一样迅速。
16. 闺中:这里指的是宇文叔介的妻子。
17. 房栊:泛指房屋。
18. 可赓:可以继承的意思。
19. 白头吟:源自古代乐府诗,描写男女离别之情。
20. 丝桐:指琴瑟等弦乐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友人宇文叔介的相聚中的美好时光。诗人首先通过“夜雨洗绿野,平池磨青铜”两句形象地展现了雨后清新、宁静的自然景色,为接下来的活动营造了一个愉快的氛围。接着,“共登百尺楼,遂享万里风”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登上高楼,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继续描述他们在聚会中所感受到的美好体验:“远自木末来,大音中笙镛”表现了音乐的悠扬动听;“盛夏安得此,正是飞廉慵”则表达了在这炎炎夏日里,他们得以享受这清凉环境的幸运;而“为我解炎蒸,举觞谢天公”则传达了诗人对这一时刻的感慨和感激之情。
最后,诗人通过对友人离去的想象以及对他归来时家人喜悦情景的设想,进一步增强了这首诗篇的生动性和情感深度。同时,他也提议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他们的友谊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宇文叔介逆妇归过通义为置酒远景楼饯之》是南宋诗人晁公溯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首先从诗词的创作时间来看,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是宋朝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当时金国南侵,政局动荡,民生疾苦,这对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要了解的,是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晁公溯生活在南宋,他曾任承议郎、通判无为军等官职,同时也精研文学。但身处乱世的他,曾多次因战事流离失所,生活颇为坎坷。
在时代背景方面,我们要注意到当时的南宋正处于抗金斗争的前沿,国内的军民都非常渴望能够收复北方领土,这形成了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同时,由于战争影响,民生艰难,民众对和平安宁的生活有着热切的向往。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各方面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宴席送行为契机,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期待,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