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连山一峰独秀

标题包含
连山一峰独秀
云屏屏断乱山稠,中有青螺百尺修。 拔萃出群高地步,导前拥后作班头。 上连霄汉不盈尺,俯视冈陵总下流。 吾道与君亦相似,功全一篑便相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普(1247年-1315年),字敬之,号石堂,浙江台州人。他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学者、教育家、诗人。 陈普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精于《周易》。他曾在太学学习,后回乡教书,培养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云雾遮掩的屏幕上横亘着密集的山脉,其中有一座百尺高的山峰如青色田螺般秀逸。它高耸入云,卓然超群,引领群山前后,宛如众山的领头羊。在这高山之巅,天空仿佛触手可及,向下俯瞰则是众多丘陵环绕在其周围。我的道路和你的也有相似之处,只要再努力一点,我们就能并肩前行了。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云屏:指云雾环绕的山岭。 2. 屏断:遮挡、隔断。 3. 乱山稠:杂乱的山峦。 4. 青螺:指青山。这里借指山峰。 5. 百尺修:形容山峰高耸。 6. 拔萃出群:比喻超过同辈,成绩突出。 7. 导前拥后:在前面引导,在后面簇拥。 8. 班头:指领头的人或事物。 9. 霄汉:天空。 10. 不盈尺:不满一尺,表示距离很近。 11. 俯视:向下看。 12. 冈陵:起伏不平的山丘。 13. 总下流:全部都在下面。 14. 吾道:我的道理。这里指人生的道路或处世的原则。 15. 与君:和你。 16. 相似:相同或相近。 17. 功全一篑:比喻事情做到最后一步就能成功。 18. 便相侔:就能相等或相同。
去完善
赏析
《连山一峰独秀》是南宋诗人陈普的一首描绘山峰美景的诗词。首联“云屏屏断乱山稠,中有青螺百尺修。”以屏风比喻群山,形象地描绘了山势连绵的景象;而“青螺”则巧妙地形容了独立其中的高耸山峰,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颔联“拔萃出群高地步,导前拥后作班头。”进一步突出了独秀山峰的超凡地位,宛如队伍中的领军人物。颈联“上连霄汉不盈尺,俯视冈陵总下流。”则通过对比,从空间的角度凸显了山峰的高度,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巅之上。尾联“吾道与君亦相似,功全一篑便相侔。”以山峰与道行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整首诗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又传递了人生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连山一峰独秀》是南宋诗人陈普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群山环绕之中,一座山峰独立秀出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其对独特、坚韧品质的赞美之情。 在创作时间上,此诗应当处于宋末元初之际。此时正值宋朝灭亡,元朝建立的历史变革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困苦。在此背景下,陈普作为一位文人,深感世事无常,家国破碎之痛。 就陈普个人而言,他在这首诗创作的时段内,生活颇为艰辛。陈普曾屡次科举不第,但他并没有放弃读书做官的道路,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由于他的坚持和才华,最终成为了一名学者和教育家,培养了众多学生。他的这种精神也体现在了这首《连山一峰独秀》的诗中,展示了他在困境中的坚韧品质。 当时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末年,朝廷腐败,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元朝统治者对汉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尽管身处乱世,文人士大夫们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理想,他们用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家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作品也成为了后世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