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碧沼寺
古寺萧萧昼闭房,我来无处觅春阳。
门前绿静江湖汛,松下清阴暑月凉。
空寄郭公留旧隠,愁听望帝断离肠。
借君拍板都无用,看尽伶优老戏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寂静的古寺庙白天闭门,我来到这里却找不到春天的阳光。
门前湖水宁静,松树下的阴影带来夏日清凉。
郭公的旧居已经不在,只剩下那愁绪满腹的杜鹃啼鸣。
看了这么多戏剧,一切哀愁皆如戏,即使借助了乐器也无法释怀。
去完善
释义
1. 碧沼寺:碧沼,指的是清澈的水池。碧沼寺,即在有清澈水池的寺庙。
2. 萧萧:形容风声或马鸣声。
3. 春阳:春天的阳光。
4. 绿静:绿意静谧的样子。
5. 江湖汛:江河湖海的涨潮。
6. 松下清阴:松树下清凉的影子。
7. 暑月凉:炎热的夏天感到凉爽。
8. 空寄郭公留旧隠:比喻功名未成。郭公,郭璞,字景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训诂学家,精于玄学。
9. 愁听望帝断离肠:愁听望帝歌谣断肠。望帝,杜宇,远古蜀国国王。
10. 借君拍板:指在戏曲中,演员向观众借用拍板表示谢意。
去完善
赏析
《游碧沼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中所见的景致和内心的感慨。首联写诗人来到碧沼寺时,发现寺庙大门紧闭,看不到春天的阳光,渲染出宁静、寂寥的氛围。颔联以门前的江水、松树下的阴凉景象展示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颈联则通过郭公和望帝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尾联则以看尽伶优老戏场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看破红尘的心境,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世俗纷争的厌倦。整首诗在描述自然景色的同时,又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碧沼寺》是南宋诗人方一夔所创作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碧沼寺游玩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佛教信仰的尊重。从诗歌的意境和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景诗。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晚期,此时中国正处于历史变革时期,北方金国逐渐崛起,对南宋政权构成威胁。在这一时期,许多文人墨客纷纷南下,寻找心灵慰藉之地,方一夔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在江南地区生活、游历,创作了许多描绘江南风光的诗篇。
在人生际遇方面,方一夔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政治斗争失利而被贬职。此后,他开始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感悟。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文时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墨客。这一时期的诗人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生活的品味,他们的诗歌作品往往具有浓厚的禅意。方一夔作为这一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作品充分展现了当时文人墨客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