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成都运司西园亭诗 潺玉亭

标题包含
成都运司西园亭诗 潺玉亭
引泉注清渠,潺潺潄寒玉。 侧出阆风迟,骤惊江雨速。 飞濑乍扬白,樛木细涵绿。 昼夜声不止,肯效楚人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引导清泉注入清澈的水渠,流水在寒玉上发出潺潺的声音。 瀑布从山洞中缓慢流出,犹如江雨的急促景象令人惊叹。 水流跳跃飞扬,如白练般飘舞,树木弯曲处积水如绿色翡翠。 这水声日夜不停,似乎并不愿意模仿楚人的哭泣。
去完善
释义
1. 潺(chán):形容溪水、泉水等缓缓流动的声音。 2. 玉亭:这里指的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潺玉亭”。 3. 引泉注清渠:引导泉水流入清澈的水渠。 4. 漱(shù):洗涤。这里是形容泉水流过玉石的声音。 5. 阆(làng)风:即阆风巅,相传为神仙所居之处。这里指高出的地方。 6. 骤(zhòu):突然。 7. 濑(lài):从沙石上流过的急水。 8. 乍(zhà):突然,忽而。 9. 扬白:白色的水花四溅。 10. 樛(jiū):树枝向下弯曲。 11. 涵(hán):包含。 12. 楚人哭:这里用楚国人泪如泉涌的故事,表示哭泣之情。
去完善
赏析
《潺玉亭》是宋代诗人许将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描述引泉、流水、江雨、飞濑等自然景象,展现了潺玉亭周围的环境美。 首联“引泉注清渠,潺潺潄寒玉”,诗人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清泉流入清澈的溪流中,如同寒冰在流水下被清洗的情景。泉水潺潺的声音与寒冷的玉石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 颔联“侧出阆风迟,骤惊江雨速”,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江水流动的速度和变化无常。水声从远处传来,让人感受到空间的宽广;突然间,雨声又骤然响起,让人感叹大自然瞬息万变的力量。 颈联“飞濑乍扬白,樛木细涵绿”,诗人运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湍急的流水和白浪翻滚的场景。同时,他还通过对树木的描绘,展现出了水流经过绿色植被时的宁静与生机。 尾联“昼夜声不止,肯效楚人哭”,诗人以诙谐的语气,表达了他对大自然声音的喜爱。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潺潺的水声总是不停地响起,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这首诗通过对潺玉亭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怀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公元1067年,正值新朝初建、繁荣昌盛之时,诗人许将游历成都,因一场偶然的际遇,创作了这首描绘了潺玉亭美景的诗篇——《成都运司西园亭诗·潺玉亭》。 此时的许将虽年事已高,却才情出众,屡次被贬谪,人生阅历丰富。恰在这一年,他受命主持科举考试,选拔贤能,官场生涯可谓起起伏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出游成都,观赏到当时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潺玉亭景致,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 诗人开篇即以“绝知亭下好,一日赏无余”抒发对潺玉亭的美景赞美之情,接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潺玉亭周边景致:青石为基,翠竹相映,疏影横斜,水面如镜。这些景物构成了画面感十足的景致,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许将个人的经历,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豪放气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流露出他对朝廷的重视和责任,表现出诗人胸有大志、关注民生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