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真珠

标题包含
真珠
蔌蔌圆英淡粉粧,肯随桃杏媚韶光。 金刀不到春风外,草密林深只自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淡淡的花妆犹如圆形的珍珠,岂能甘愿追随桃花杏花去争艳春天的美好时光。就像那春天的金风玉露没有来到的地方,即使草丛茂密、树林深邃,依然独自散发着芬芳的香气。
去完善
释义
1. 蔌蔌:植物生长茂盛的样子。 2. 金刀:古代的一种刀具。 3. 春风:春天的风。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真珠”为题,实则借物咏志,通过描绘珍珠的独特风采,赞美其品质的珍贵和高洁。诗人首先用“蔌蔌圆英淡粉粧”来形容珍珠的形态和颜色,展现出珍珠温润而淡雅的美感。接下来诗人又以“肯随桃杏媚韶光”反衬出珍珠不与桃李争艳,不媚俗于春光,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高贵气质。第三句“金刀不到春风外”,诗人借以比喻珍珠深藏不露的品质,即使有金刀在侧,也无法玷污它的纯净。最后一句“草密林深只自香”,则是对珍珠坚守自我、独立高洁的象征。整首诗通过对珍珠的赞美,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诗人许将在任职尚书郎时,于某日朝堂上目睹皇后更换珍珠首饰。其光芒照耀,遂得此诗灵感。这便是《真珠》的创作背景。 在本诗篇诞生的时期——北宋中期,许将本人经历了从布衣到丞相的官场晋升之路。他曾任尚书郎,是太子的启蒙老师,后拜相,成为了北宋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期间,许将多次出使契丹、西夏等国,富有政治经验。他的文学成就颇高,诗词歌赋皆有涉猎,因此《真珠》这首诗并非单纯描绘物质之作,而是在观赏珍珠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哲理。 此段时间的社会背景也与诗词息息相关。北宋中期虽社会稳定,但在边疆战事方面仍存隐患。那时辽国、西夏对北宋形成压迫之势,民众渴望和平安宁的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将的内心自然会倾向于追求心灵宁静与和谐,于是他将这种期盼寄寓在诗歌之中,以咏物言志的形式传达出来。而《真珠》正承载着这样的思想内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