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帖子
江中今日成龙鉴,苑外多年废鹭坡。
合照乾坤共作镜,放生河海尽为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今天长江里鲤鱼成龙,
多年野外花园废弃成为白鹭栖息地。
天地间景色共同映入画中,
放生的鱼儿投入江河湖海如同生活在水池。
去完善
释义
"龙鉴":这里是指江水清澈明亮如镜,同时也借指端午赛龙舟的习俗。
"鹭坡":这里是指诗人在苑囿外的湖边所见的白鹭栖息地。
"合照乾坤共作镜":这里是以天地为镜,暗含诗人以天地为画,赞美自然之意。
"放生河海尽为池":这里表示诗人在端午节时放生水族动物的举动,用以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去完善
赏析
《端午帖子》是南宋诗人许将的一首描绘端午节风俗的诗歌。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端午节的习俗和活动。
首先,诗中的“江中今日成龙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场景。在这里,诗人以“成龙鉴”来形容江面上的龙舟比赛,既表现了龙舟的雄壮气势,又传达了龙舟在激流勇进中所展现出的力量和勇气。同时,这一句也暗示了端午节这一天人们祈求平安、驱邪避疫的意愿。
接着,“苑外多年废鹭坡”一句,则转向了对端午节放生活动的描述。在这里,诗人以“废鹭坡”来比喻放生场所,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这一句也反映了端午节放生活动的历史悠久,以及人们在这一天对生命轮回的感慨。
随后,“合照乾坤共作镜”一句,则是诗人对端午节活动的总体评价。在这里,诗人以“合照乾坤共作镜”来形容端午节的各种活动,表达了这些活动如同镜子一般,反映出人们的愿望和精神追求。同时,这一句也强调了端午节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对社会和谐与人类文明的积极影响。
最后,“放生河海尽为池”一句,再次强调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在这里,诗人以“放生河海尽为池”来形容人们对生命的关爱和保护,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这一句也暗示了人们在端午节这天,通过对生命的关爱,实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端午帖子》是宋代诗人许将在端午节期间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乡习俗的怀念。许将在这一时期正任翰林学士,官至尚书左丞,曾一度出知枢密院事。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下,我们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诗词的创作时间:许将的这首《端午帖子》是在北宋年间创作的,具体时间无法确定,但推测应该是在端午节前后。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浓厚的民俗氛围和纪念意义,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在这个时期创作诗歌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在北宋年间,许将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包括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这些职位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宫廷文化,并对国家的政治生活有所了解。此外,他还曾在出知枢密院事的任上处理过一些军国大事,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然而,由于官场的复杂和现实的压力,他也时常感到孤独和忧虑。在这种心境下,他通过创作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3. 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北宋时期,国家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在这个时期,儒家学说受到重视,士人阶层兴起,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许将作为一位士人,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儒家学说的影响,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家国情怀的关注和对民间疾苦的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