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凤仙花

标题包含
凤仙花
凤仙窈窕姿,阶前为谁容。 浅深十八本,形貌纷不同。 或饶鲜明色,巧笑双颊丰。 或作掩抑态,擡举差且慵。 忧彼积雨摧,爱此晴日烘。 施粉聊自喜,夺朱巧争雄。 荧荧似得意,惨惨如无悰。 妍媸孰与分,我欲为青铜。 西子信姝丽,无盐敢希踪。 并育亦已难,我欲为老农。 美者倍丰殖,恶者加蕴崇。 花神夜见梦,君何太匆匆。 正复容颜殊,等是紫与红。 何贵复何贱,有淡还有浓。 气类岂相绝,涂泽间不工。 胡为妄憎爱,襟度殊未洪。 君看宇宙间,物象无终穷。 化工大鑪鞴,一一归陶溶。 而君独褊心,不少垂帡幪。 强分青白眼,力辨雌雄风。 物情固参差,宇宙要扩充。 一笑谓花神,嗟尔何颛蒙。 品汇岂无别,畛域固有封。 有生分美恶,异路生西东。 如何暗且劣,并彼昌而丰。 剪伐咸自取,裁培本无功。 形声及影响,天然巧相从。 人才有邪正,用舍归至公。 不闻堪与猛,下比显与宫。 包含贵周徧,能否难混融。 花神闻是语,竦听鞠尔躬。 再拜谢诲言,坚垒不敢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燮(1144年-1224年),字和叔,号絜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杨简、陆九渊、舒璘并称“甬上四先生”。 袁燮自幼聪颖好学,年轻时师从陆九渊,深受其影响。乾道五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美丽的花儿在台阶前摇曳生姿,是为了谁的欣赏呢?十八种不同的深度和色彩,形态各异。有些花儿鲜艳夺目,笑意盎然;有些则含蓄内敛,懒洋洋地舒展着花瓣。它们欣赏晴天阳光的温暖,也担忧阴雨连绵带来的损害。有的花儿施上薄粉就自信满满,有的花儿抢得朱砂更为夺目。它们的光芒或得意,或凄惨,美的、丑的该如何区分呢?我想做一面镜子。西施的美当然无人能及,但无盐亦有她的魅力。一起生长已然不易,我愿做一个农夫。美好的花儿得到更多的滋润,丑陋的花儿也有它内在的价值。 夜晚花神入梦来,对我说:“你的评判过于匆忙了。虽然花的颜色各异,但在本质上都是紫的、红的。又有什么高贵与卑贱之分,有的清淡、有的浓烈。品类之间的差异难道是绝对的?涂抹之间也难说有失偏颇。为什么你对花的爱憎如此分明,胸襟不够宽广呢?你看这宇宙万物,无始无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都让一切回归和谐。而你却有偏见之心,对事物不能包容理解。盲目地分辨高低优劣,实在是狭窄。你要明白,世间万物都有其生长规律,人的力量无法左右。声音、形态与自然紧密相连,天生巧妙。人的品德有邪恶与正义之分,取舍源于公正。听不到战争与和平的声音,只看到显赫与平凡的区别。重要的是要将一切包容在内,美丑、善恶难以混淆。” 听了这番话,花神恭敬地聆听教诲,并再三感谢。它们不再猛烈进攻,而是静静守护着各自的疆土。
去完善
释义
《凤仙花》:宋人袁燮以“凤仙”为题写的诗歌。凤仙花,即金凤花,因其花朵如凤凰羽翼而得名。 1. 凤仙:此处指金凤花。 2. 窈窕姿:形容花美的姿态。 3. 阶前:台阶前。 4. 为谁容:为谁开放。 5. 浅深:指花的颜色深浅。 6. 本:品种。 7. 形貌:形状和外貌。 8. 鲜明色:鲜艳的颜色。 9. 巧笑:微笑的样子。 10. 双颊丰:两颊丰满。 11. 掩抑态:低调内敛的姿态。 12. 擡举:表现。 13. 差且慵:略有懒散。 14. 忧彼:担忧它们。 15. 积雨摧:连续阴雨天气对花卉的影响。 16. 晴日烘:晴天阳光对花卉的照耀。 17. 施粉:涂抹白粉。 18. 夺朱:争夺红色。 19. 荧荧:明亮。 20. 惨惨:暗淡。 21. 妍媸:美丽与丑陋。 22. 青铜:铜镜。比喻分辨美丑的能力。 23. 西子: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24. 无盐:钟无盐,古代著名丑女。 25. 并育:一起生长。 26. 老农:农民。 27. 美者:美丽的花。 28. 恶者:丑陋的花。 29. 花神:掌管花的神灵。 30. 君何太匆匆:为何太过匆忙。 31. 容颜殊:容貌差异。 32. 等是:等同。 33. 紫与红:紫色和红色的花。 34. 贵复贱:高贵与低贱。 35. 淡还有浓:淡色与浓色。 36. 气类:气质类型。 37. 涂泽:涂抹脂粉。 38. 胡为:为何。 39. 襟度:胸襟气度。 40. 宇宙间:世界万物。 41. 物象:各种事物现象。 42. 无穷穷:没有尽头。 43. 化工:自然的力量。 44. 大鑪鞴:巨大的熔炉。 45. 一一归陶溶:万物皆回归自然的熔炉。 46. 陶溶:熔化。 47. 独褊心:偏见之心。 48. 青白眼:表示喜欢和讨厌的眼色。 49. 雌雄风:分辨雌雄的能力。 50. 参差:参差不齐。 51. 宇宙要扩充:要拓宽眼界。 52. 一笑:一笑置之。 53. 嗟尔:感叹你。 54. 颛蒙:无知的样子。 55. 品汇:品类汇集。 56. 畛域:界限。 57. 有生分美恶:世间万生物都有美丽与丑陋之分。 58. 异路生西东:不同的道路走向不同的方向。 59. 剪伐:修剪枝叶。 60. 裁培:栽培植物。 61. 形声及影响:外形、声音以及影响。 62. 天然巧相从:大自然巧妙地让一切相互依存。 63. 人才有邪正:人的才能有好坏之分。 64. 用舍:使用与舍弃。 65. 堪与猛:能胜任艰难工作的人。 66. 下比显与宫: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相比社会上层人士更为显贵。 67. 包含贵周徧:包容应该注重全面性。 68. 能否难混融:好与坏不能混淆在一起。 69. 竦听:恭敬地聆听。 70. 鞠躬:鞠躬致敬。 71. 再拜:连拜两次。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凤仙花的诗歌。诗人通过观察凤仙花的形态、颜色和生长环境,表达了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诗人认为,宇宙万物皆有其独特的美丽和价值,人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的生命形态。同时,诗人也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和人性的复杂多样性,秉持公正和包容的态度去看待世间万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凤仙花》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袁燮之手,创作于公元1195年前后。在这一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政治上,南宋政权已经稳定下来,但由于北方金国的压迫,国家的局势依然紧张;经济上,由于战争的破坏,农业受到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艰苦;文化上,南宋时期文人墨客云集,诗词歌赋盛行。 袁燮(1144-1224)是南宋著名学者,字子直,号絜斋,出生于世儒之家。他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非凡的才智和才华,成年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和教育家。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他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力。 在这首诗《凤仙花》中,袁燮通过对凤仙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他借凤仙花这一意象,表达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和朝廷的昏庸无能。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热切期盼。这首诗既体现了袁燮个人的遭遇和感慨,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们的共同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