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婆庙二首 其二
海水有枯竭,乔松易摧折。
高名万古存,地志书英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海水有时也会枯竭,高大的松树容易折断。但他们的名字却永远留存于世,被记录在地志中,以赞颂他们英勇的事迹。
去完善
释义
《救婆庙二首 其二》注释:
1. 海水有枯竭:这里用海水枯竭比喻世事无常。
2. 乔松易摧折:乔松指高大的松树,这里用乔松摧折比喻英雄豪杰也难以抵挡命运的摧残。
3. 高名万古存:指英勇事迹千古流传。
4. 地志书英烈:地志即地方志,这里指在地方志中记载英雄的功绩。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比海水的枯竭和乔松的摧折,强调了事物无常的道理。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变化之中,那些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仍然可以留下不朽的声名。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还揭示了人类精神的永恒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救婆庙二首·其二》是南宋诗人张侃于1189年所创作的一首诗。此时正值金兵入侵,山河破碎之际。
这首诗的创作者张侃,在当时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对民间疾苦和战乱有着深刻的体会。他的父亲在靖康之变中被俘,他也因此失去了官职,流亡江湖。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许多关注民生、抨击权贵的诗作。
同时,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部斗争激烈,皇帝昏庸无能,朝政腐败,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均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而此时的民众生活困苦,流离失所,生灵涂炭。诗人正是怀着悲天悯人之情,通过描绘“救婆庙”这个题材,反映民众苦难的生活现实,讽刺统治者不顾民生疾苦的行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