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衡阳
欲往几经年,今来意豁然。
江风长借客,岳雨不因天。
戏鹭飞轻雪,惊鸿呌乱烟。
晚秋红藕里,十宿寄渔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想要去拜访已经过去了好几年,现在来了感觉豁然开朗。
江风吹拂着游人,山岳的雨并不是因为天空。
嬉戏的白鹭在轻盈的雪花中飞翔,受惊的鸿雁在烟雾中呼叫。
秋天的傍晚,红色的莲藕丛中,有十艘渔船在此栖息。
去完善
释义
1. 衡阳:位于湖南省,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2. 经年:经过很长时间。这里指诗人渴望前往衡阳的心情已经持续多年。
3. 意豁然:心情豁然开朗。形容诗人终于实现了愿望,心情变得轻松愉快。
4. 江风长借客:江风吹拂着游客,给予他们凉爽。这里的“长”表示经常、持续不断。
5. 岳雨不因天:衡山上的雨水不受天气影响,总是滋润万物。这里的“因”是介词,表示原因或根据。
6. 戏鹭飞轻雪:白鹭在空中嬉戏,轻盈地飞翔,好像飘落的雪花。
7. 惊鸿呌乱烟:鸿雁在烟雾弥漫中发出惊叫。这里的“呌”是呼唤的意思。
8. 晚秋红藕里:秋天快要结束的时候,红色的荷花逐渐凋谢。
9. 十宿寄渔船:诗人在渔船上过夜,度过了十个晚上。这里的“宿”是过夜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欲往几经年,今来意豁然”开篇,描述了他在经过长时间的期待和渴望后,终于来到了他的目的地——衡阳。在这里,他感受到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接下来的诗句“江风长借客,岳雨不因天”,诗人以江风和岳雨为主题,表现了自然景观对人的包容与慰藉,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在观察自然的同时,他还留意到了“戏鹭飞轻雪,惊鸿呌乱烟”的场景,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水鸟们在湖面嬉戏,时而飞翔,时而鸣叫的情景。最后,他以“晚秋红藕里,十宿寄渔船”作为结语,表达了在深秋时分,在荷花凋零之际,自己在船上度过漫长夜晚的感受,这也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出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旅次衡阳》是唐朝诗人裴说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
裴说是唐朝的士人,他在天宝年间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成功。这使得他对现实感到失望,开始四处游历,寻找自己的人生道路。在游历过程中,他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
《旅次衡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裴说在旅途中经过衡阳,看到这个城市的繁华景象,想起了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分。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歌,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