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暖送人下第

标题包含
春暖送人下第
相送短亭前,知君愚复贤。 事多凭夜梦,老为待明年。 春树添山脊,晴云学晓烟。 雄文有公道,此别莫澘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分别的小亭之前,你的智慧与品行我了然于胸。 世事总爱托付给夜晚的梦乡,而岁月总是期待来年的重逢。 春天的绿树增添了山的脊梁,晴天的云朵学着清晨的烟雾悠悠升起。 壮丽的文字传递着公正的声音,此次离别不要过于悲伤。
去完善
释义
1. 相送:互相送别。 2. 短亭:古代供行人休息的地方。 3. 知君:了解你。 4. 愚复贤:愚蠢还是贤良。 5. 事多凭夜梦:许多事情只能寄托于夜间的梦境。 6. 老为待明年:年纪已大,期待着明年的机会。 7. 春树:春天的树木。 8. 山脊:山的脊梁,这里指山脉。 9. 晴云:晴朗天空中的云朵。 10. 学晓烟:模仿早上的烟雾。 11. 雄文:慷慨激昂的文章。 12. 公道:公平的道理。 13. 此别:这次离别。 14. 莫澘然:不要过于悲伤。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和寄寓人生哲理的送别诗。诗人以短亭相送开篇,表现出对友人深沉的关心与惋惜。接下来,他巧妙地运用“愚复贤”的词语暗示了友人的才华与遭遇,并表达了对世事多磨、时光荏苒的感慨。同时,诗人又以春天树木和晴云的形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而又乐观的氛围。最后两句则表明,虽然人生中的挫折不可避免,但只要坚守正道,相信公道的存在,离别就不会令人黯然神伤。全诗情景交融,韵律悠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人生哲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暖送人下第》是唐代诗人裴说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唐朝天宝年间(742年-756年)。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繁荣稳定,文学创作十分活跃。然而,科举考试制度也在此时开始逐渐僵化,许多有才华的文人墨客在考试中受到排挤,无法脱颖而出。裴说本人就曾在科举考试中多次落第,这使得他对科举制度的弊端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这首诗中,裴说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在科举考试中失败的同情和对官场腐败的不满。他写道:“柳暗莺啼处,认郎家”,这句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失意时的关心与支持。同时,他还以“劝君终日醉,酒不到家”的笔触,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科举制度的腐朽。 总的来说,《春暖送人下第》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唐朝天宝年间,这个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僵化,许多有才华的文人墨客在考试中受到排挤。诗人裴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出发点,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对时代的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